南郭寻芳出,还过第几桥。
野梅临水店,苦竹掩僧寮。
落日先归鸟,春流逆晚潮。
明朝定风雨,莫负此良宵。
【注释】
①南郭:地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②第几桥:即“第几座桥”,泛指桥梁。③野梅临水店:野梅开在水边,是卖酒的小摊。④苦竹掩僧寮:苦竹丛中掩映着僧人的小屋。⑤落日先归鸟:傍晚,落日最先飞回巢穴。⑥春流逆晚潮:春天的江水流向与晚潮相反,指涨潮。⑦明朝定风雨:明天一定有风雨。⑧莫负此良宵:不要辜负这美好的夜晚。
【赏析】
这是一首记事诗,写诗人于暮春时节到长安南郊赏梅时突遇风雨而返的情景。诗中描绘了一幅幽静、美丽的南郊风光图。全诗语言朴素自然,不假雕琢,却极富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
开头两句,写诗人出北郭寻梅时,恰逢雨骤风急,于是折返回来。“南郭”指长安城南的曲江一带,因有曲江池而得名。诗人从长安城南门(北郭)出来,一路寻访梅花。“还过”句承“出”字意,说出了城门后,又过了几条街。这里用一个“还”字,表明诗人对寻梅途中所见所闻十分留心,也表现了他对梅花的喜爱。“第几桥”句,点明寻梅地点,并引出下文的景物描写。
“野梅临水店”,以“水”字点明地点,说明诗人是在一条河边找到一家卖酒的小店。“苦竹掩僧寮”两句进一步描绘景物。“苦竹掩僧寮”写环境清幽;“苦竹”即苦竹丛,这里借指山中的竹林;“掩僧寮”写僧人居住的地方。
以下六句为第三联至第八联,主要写景。诗人首先写了日落时分,夕阳还未落山,就见鸟儿们成群结队地归巢。接着写春潮涌起,逆流而上的江水汹涌澎湃,与潮水争流。最后一句“明朝定风雨”是说,第二天早晨,一定有风有雨。这六句诗,把诗人寻梅时的所见、所闻、所感都写得非常生动具体,如画似诗,使读者如临其境。
尾联四句,写诗人对这次寻梅之行的感受。诗人看到这样美丽的景色,心情非常高兴,但想到明日可能有风雨,于是便打消了去南郭寻梅的念头。“莫负此良宵”一句写出了诗人惜时的心情。他怕耽误了欣赏美景的时间,因此决定放弃寻梅的计划,好好享受这个难得的好天气。
此诗写景清新秀丽,叙事简洁自然,抒情含蓄深沉,是唐诗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