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草东皋去,行吟海上看。
春阴连蜃合,山雨带潮寒。
野戍孤城断,光风百卉繁。
烽烟无限意,愁望水云端。

注释:

海上:指海边。藉草东皋去:藉(jí,依靠)着青草在东皋休息。

行吟:边走边吟哦。

春阴连蜃合:春阴,即春天的阴云。连,连接。蜃(shèn,传说中的大蛤蜊),水族名。蜃与海中之气交结,故见云则成山。

山雨带潮寒:山雨,即山上的雨。带,沾湿。

野戍:指荒废的城堡或堡垒。

光风:和煦的风。百卉:各种花草。繁:繁多。

烽烟: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信号;烽,古代边防哨所放烽火的地方;烟,烽火燃烧时发出的烟,这里指火光。无限意,无穷的意思。

愁望水云端:形容因战事连绵不断而感到忧愁,只能望着天空发愁。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海上所作,借对海上风景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感慨之情。

首联“藉草东皋去,行吟海上看。”写诗人在东皋草庐中休息,并从海天相接之处远望海面。“藉草”表明他远离都市、远离官场的闲适之态;“行吟”则表现出他游子的身份和漂泊不定的情怀;“东皋”点出地点,“海天相接”点出时间,勾画出一幅清旷明丽的海景图。

颔联“春阴连蜃合,山雨带潮寒”紧承上句而来。诗人以“春阴”、“连蜃”来描绘海天相接处的景象,以“山雨带潮寒”来渲染海上的气氛。“春阴”写出天气阴沉,“连蜃”写出天气阴沉到连海上的蜃气也出现了。“山雨带潮寒”则将山雨和潮寒结合起来,更突出海上气候恶劣的特点。

颈联“野戍孤城断,光风百卉繁。”写海上的景色。“野戍”指荒废的城堡或堡垒,“孤城断”则说明它被海水冲毁,只剩下残壁断垣;“光风”指阳光,这里指海风。这两句诗既写海上荒凉的景象,又写海上生机勃发的景物。

尾联“烽烟无限意,愁望水云端。”写诗人的心境。“烽烟无限意”,意思是烽火台的烟雾笼罩了无边无际的天空,象征着战争连绵不断,没有止境。“愁望水云端”则是说诗人因为战争而忧心忡忡,只能望着天边发愁。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担忧,又表达了他内心的痛苦和无助。

整首诗通过描绘海上的自然风光和战争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他既有对自然的热爱,又有对战争的无奈和忧伤。这种情感的矛盾和冲突,使得诗歌更加深刻和动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