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暮垂虹上,青山步屧前。
洞庭寒白日,笠泽覆高天。
战垒栖闲鹭,菱歌媚远川。
谁怜吴地客,空泛五湖船。
晚泊吴江三首 其二
薄暮垂虹上,青山步屧前。洞庭寒白日,笠泽覆高天。战垒栖闲鹭,菱歌媚远川。谁怜吴地客,空泛五湖船。
注释与译文解读:
- 诗句解析:
- “薄暮垂虹上”:描述在傍晚时分,垂虹桥映入眼帘的景象。
- “青山步屧前”:描绘站在青山脚下行走的情景。
- “洞庭寒白日”:洞庭湖在寒冷的白天下显得尤为壮观。
- “笠泽覆高天”:指笠泽覆盖着高高的蓝天。
- “战垒栖闲鹭”:战争后的营垒中,悠闲的白鹭栖息。
- “菱歌媚远川”:远处传来的菱歌令人心旷神怡。
- “谁怜吴地客,空泛五湖船”:表达了作者对漂泊异乡者的同情,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无奈。
- 译文:
- 夕阳西下时,我登上了垂虹桥,眼前是苍翠的青山。
- 在洞庭湖畔,寒冷的白日透出水面,湖水如镜。
- 笠泽覆盖着湛蓝的天空,景色宜人。
- 战后的痕迹,白鹭在闲庭信步。
- 远处传来菱角的歌声,让人心醉。
- 谁又能可怜我这个漂泊在外的吴地客人呢?只能空泛五湖之船,任其飘摇。
- 赏析:
- 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交织:本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相结合,展示了诗人对于宁静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人生旅途的感慨。
- 战争与和平的对比:诗中的“战垒”与“闲鹭”相对立,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战争带来的破坏与和平生活的珍贵。
- 抒情与叙事的结合:诗歌既有抒情的成分,也有叙事的元素,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 艺术特色: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等,使得整首诗既有韵律美又不失深意。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彭孙贻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他复杂而深刻的情感世界。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内心感受的抒发,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