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酌尽残夜,钟声到晓闻。
稀音孤白雪,旧友隔青云。
老去虚龙剑,忧来送雁群。
松门应自掩,檐雨正纷纷。

诗句释义

1 欢酌尽残夜,钟声到晓闻。:在欢乐的夜晚饮酒直到天明,直到晨钟响起才听到。这里的“欢酌”可能是指宴会或聚会,而“钟声到晓闻”则描绘了时间流逝至清晨,钟声悠扬地传来的情景。

  1. 稀音孤白雪,旧友隔青云。:稀疏的声音如同孤高的雪花,旧友相隔如在青云之上。这里“稀音”指稀少的声音或寂寞的感觉,而“孤白雪”形容声音的清冷和孤独,“旧友”则是对过去亲密朋友的回忆和思念,“隔青云”则暗示两人之间的距离或隔阂。

  2. 老去虚龙剑,忧来送雁群。:随着年龄的增长,手中的龙剑变得不再锋利(虚龙剑),忧虑到来时,就像送走一群远行的雁。这里可能隐喻着年老体衰或者失去锐气,同时也表达了作者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情感状态。

  3. 松门应自掩,檐雨正纷纷。:松树的门应该自己关上,雨水正从屋檐落下纷纷扬扬。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稍带忧郁的画面,松木的门似乎在暗示一种自我封闭的状态,而纷乱的雨声则增添了几分萧瑟之感。

    译文与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深夜饮酒直至天明,以及由此产生的孤独、忧愁之情。诗人在寒夜聚集字句,用寥寥数语勾勒出了一幅深夜饮酒、聆听钟声、思念旧友、感叹岁月无情、孤独落寞等情感画面。全诗以简洁的语言,传达出深沉的情感,体现了作者内心的孤寂与感慨。

注释

  1. 寒夜集字:即“寒夜集句”,是一种文学形式,指的是在寒冷的夜晚,将收集到的词语或诗句进行整理、创作新的诗歌。
  2. 欢酌尽残夜:欢聚一堂,痛饮至夜深。
  3. 钟声到晓闻:直到天明,钟声才响彻云霄,传到了每一个角落。
  4. 稀音孤白雪:形容声音稀少且清冷,如同孤高飘渺的雪花。
  5. 旧友隔青云:旧日的朋友仿佛隔着层层云雾,难以相见。
  6. 老去虚龙剑:年岁渐长,手中的龙形宝剑也失去了往日的神采。
  7. 忧来送雁群:忧愁之际,仿佛要送走一群群南飞的大雁。
  8. 松门应自掩:松木制成的门应当自行关闭,象征着自我封闭。
  9. 檐雨正纷纷:屋檐下雨滴不断落下,声音杂乱无章。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句展现了深夜饮酒的情景以及由此引发的诸多感慨。诗人运用了许多象征和比喻手法,如“稀音孤白雪”、“老去虚龙剑”等,使得整首诗既富有画面感又充满了深刻的哲理意味。同时,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人的内心世界的交融,展现了一个深邃的诗意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