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湖一村地,无处着蒿莱。
丝网收虾子,霜林得芋魁。
牛羊茅屋小,杨柳水门开。
野老深留客,呼妻涤酒杯。
这首诗是苏轼的《江村杂诗》中的第5首。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风光,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诗句:
- 淳湖一村地,无处着蒿莱。
- 注释: “淳湖”指的是位于湖州的淳安县,这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地方。“蒿莱”是指杂草,这里用来比喻乡村的自然景致。
- 译文: 淳安的村庄,找不到一点杂草。
- 赏析: 这句诗通过描绘淳安村落的环境,表达了诗人对于乡村自然景观的喜爱和珍惜。
- 丝网收虾子,霜林得芋魁。
- 注释: “丝网”是指渔网,这里用来形象地描绘渔民捕鱼的场景。“芋魁”是指芋头,这里用来比喻秋天的景象。
- 译文: 渔网捕捉到虾子,霜降时节树林里长满了芋头。
- 赏析: 这句诗通过描述渔民捕鱼和秋天的丰收景象,展现了乡村生活中的勤劳与丰收的喜悦。
- 牛羊茅屋小,杨柳水门开。
- 注释: “牛羊”指牛羊群,它们在茅草房屋中生活。“杨柳”指柳树,而“水门”是指河流上的闸门或桥梁旁的栏杆。
- 译文: 牛羊居住在茅草房中,杨柳垂柳倒映在河水上。
- 赏析: 这句诗通过对牛羊、杨柳和水门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乡村景象,反映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野老深留客,呼妻涤酒杯。
- 注释: “野老”指的是乡村的老者,他热情地招待客人。“呼妻”是指妻子被叫来帮忙。“涤酒杯”是指用水洗杯子,以准备敬酒。
- 译文: 乡村的老人热情款待客人,他的妻子过来洗净酒杯准备敬酒。
- 赏析: 这句诗通过描写乡村老人的热情好客和家庭生活的温馨场景,展现了乡村生活中的人情味和美好。
这首诗通过对淳安乡村的自然风光、农民劳作和家庭生活的描绘,展示了乡村生活的宁静和谐与美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给人以心灵的宁静和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