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月能亲我,移床就不妨。
花阴苔展榻,松罅鹤窥墙。
招隐歌山鬼,吟诗寄草堂。
萧条孤馆意,梧叶响难忘。

【解析】

这是一首七律,前四句写山馆夜景,后两句抒写山中隐逸之情。诗中“野月”点出了时间是夜晚,“移床就不妨”表明诗人很自然地就着月光在室外的床上睡觉。“花阴”、“松罅”都是写环境的幽静。“招隐歌山鬼”,是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吟诗寄草堂”则表明自己虽然身处山馆,但却有志于隐逸山林。最后两句“萧条孤馆意,梧叶响难忘。”写出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

【答案】

译文

夜幕降临,野外的月亮格外亲近我,我完全可以不进屋睡觉。

在花荫下铺开席子,可以安睡;在松树缝隙中窥见一只鹤,可以在墙上栖息。

唱着招隐曲,向山鬼倾诉心绪;吟着诗篇寄托情怀。

孤寂的山馆里,我常常怀念那梧桐叶声。

赏析

首联:写夜晚的山村景色和作者的闲适心态。

夜深人静,月光皎洁,此时诗人正躺在院子里的席上,享受这宁静的美好时光,毫无拘束之感。“野月能亲我”,野月即指天月、月,这里指天上的月亮,它与诗人之间没有距离感,仿佛能直接接触到自己的肌肤一样。诗人以“能”字来表达他对于这种亲密接触的感受。这里的“亲”字,既指亲密无间,也指心灵相通。

颔联:写诗人在山中的居所。

诗人把席子移到院中的花荫下铺好,可以安然入睡了。“展”字表现了席子的宽大。诗人选择在花荫下安寝,是因为这里的环境幽静清雅。“苔”字用得极为传神,说明此处的庭院十分整洁,而且保养得很好,连苔藓都长得绿油油的。这一句通过视觉描写营造了一个清幽的环境,为下文进一步渲染氛围作铺垫。

颈联:写诗人的居处环境。

诗人在松隙中发现了一只鹤。鹤是一种高雅的鸟类,它们常在树林中栖息,所以诗人在这里看到鹤,感到十分亲切。这两句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来描绘景物,将鹤拟人化,赋予它生命,让鹤在墙头窥视着诗人,表现出一种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

尾联:写诗人的内心感受。

诗人在山间隐居时常常会想起故乡和朋友。他在山中吟诵诗歌,寄托着对家乡的思念。“孤馆”,是偏僻荒凉的住所;“意”,是情思、心情。诗人在山馆中独处,但并不感到寂寞,因为他心中有对故乡和朋友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写诗人在山中居处的所见所感和内心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和隐居生活的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