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怀避群艳,寥历自言尊。
共竹为三雅,栖山有四邻。
苔能静尘杂,石欲老清贫。
日与同斋榻,欢言若故人。
种兰 其七
注释:孤怀避群艳,寥历自言尊。共竹为三雅,栖山有四邻。苔能静尘杂,石欲老清贫。日与同斋榻,欢言若故人。
赏析:此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种兰”作为题材,通过描写兰花的生长环境、生活状态以及与其他植物的关系,来表达自己对兰花的赞美之情。
首联“孤怀避群艳,寥历自言尊。”表达了兰花孤独而高雅的气质和地位,它远离了其他花卉,独自生长,显得格外尊贵。这是对兰花独特性格的赞美,也暗含了诗人自己的志向和追求。
颔联“共竹为三雅,栖山有四邻。”描述了兰花与竹子共同构成一种高雅的意境,它们相互依存,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生态关系。同时,兰花在山林中也有四邻相伴,这象征着诗人希望在生活中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这是对兰花生命力和适应性的赞美,也是对其在自然界中地位的认可。
颈联“苔能静尘杂,石欲老清贫。”则进一步描绘了兰花的生活状态。苔藓可以吸附尘土,使兰花保持清洁;而石头则象征着清贫,但兰花却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依然保持优雅的姿态。这是对兰花坚韧不拔的品质的赞美,也暗示了诗人自身的品格。
尾联“日与同斋榻,欢言若故人。”则是对兰花与人的关系的描绘。诗人与兰花一起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仿佛老朋友一般亲密无间。这是对兰花带给诗人快乐和满足感的表达,也是对人与人之间真挚友情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兰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高洁的气质、坚韧的精神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