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意兼盏月,孤踪伴懒云。
幽篁看独笑,篱菊故宜群。
虎蜼芬彝物,方诸浸水文。
于中孤绝处,惊露鹤相闻。

种兰 其六

野意兼盏月,孤踪伴懒云。

幽篁看独笑,篱菊故宜群。

虎蜼芬彝物,方诸浸水文。

于中孤绝处,惊露鹤相闻。

注释:

  1. 野意兼盏月:野意,指野生的情趣;盏月,指的是明亮的月亮。
  2. 孤踪伴懒云:孤踪,独自行走的身影;懒云,指悠闲自在的云朵。
  3. 幽篁看独笑:幽篁,是指幽静的竹林;独笑,指独自欣赏竹林中的景色而微笑。
  4. 篱菊故宜群:篱菊,是指篱笆旁的菊花;故宜群,表示这些菊花适合成群观赏。
  5. 虎蜼芬彝物:虎蜼,是一种动物;芬彝物,意味着这种动物与彝族的祭祀用品有关。
  6. 方诸浸水文:方诸,古代的一种青铜器;浸水文,是指这种青铜器上的铭文或图案。
  7. 于中孤绝处:于中,指其中;孤绝处,表示在这个环境中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
  8. 惊露鹤相闻:惊露,指被惊扰的露水;鹤相闻,意味着听到鹤的叫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夜晚独自一人行走在野外的情景,通过观察周围的自然景物,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孤独的思考。诗中的“野意兼盏月”、“孤踪伴懒云”、“幽篁看独笑”等句子,都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独特理解和感悟。同时,诗中的“篱菊故宜群”和“方诸浸水文”等句子,也体现了诗人对文化和历史的尊重。整体而言,这首诗既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他对社会和文化的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