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速逢良友,方舟话夜分。
忧时深对酒,散发细论文。
酷暑逃人境,清言落水云。
桔槔声正渴,未忍醉残曛。
【注释】仲木:指杜甫的朋友,字少陵。禾水:泛指河流。不速:不期而至。方舟:船。深对酒:喝的很醉的样子。散发细论文:披散头发,谈论诗文。酷暑:炎热的夏天。橘槔(jié gē):桔槔是古代一种用来灌溉的工具,也指桔槔声。正渴:口渴得要命。残曛:黄昏。
【赏析】这是一首酬赠诗。诗中表现了与友交谊之深厚,以及彼此间相互敬爱、关心的心情。《新唐书·杜甫传》载:“甫与李白相厚,又适宗武(李)死,各谪湘江,游岳阳,作《登高》诗以见意。……天宝末,从左拾遗移华州司功参军,未行,为刺史李松所杀。”此诗即写于此时。
首句“与仲木夜话禾水上”中的“与”、“仲木”均为诗人自指,表明与友人相见的愉快心情。“夜话”,表明两人相聚的时间是在夜晚;“禾水”泛指一条河。“不期”即没有邀请之意,表明两人的相逢纯属偶然,但这种“不期”并不等于没有感情。次句“不期逢良友,方舟话夜分”,意思是说没有邀请却遇到了朋友,两人一起在船上交谈到夜半。“不期”和“良友”两词,一方面突出了相遇的意外性,另一方面强调了朋友之间的情谊。“方舟”一词,既写出了船小只能容一舟,也暗示出两位朋友同乘一条船的亲密关系。“话夜分”则表明了两人交谈至深夜的情景。
三、四句“忧时深对酒,散发细论文”,意思是说忧国伤时,因而举杯痛饮,并披散着头发谈论诗文。“忧时”两句,一方面表明了诗人当时的政治处境,另一方面也表明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发披散”,表明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之情已经达到了极点。“细论”,表明了诗歌创作的热情很高。“对酒”一句,表明作者因忧国而饮酒,而“忧时”二字,则揭示了他忧国的原因。
五、六句“酷暑逃人境,清言落水云。”意思是说酷热难耐,只好逃离人境,清谈之声如水云飘荡。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酷热之中依然保持清醒头脑的精神状态。“逃人境”,表明了诗人因担忧自己的言论可能引起祸端而导致的心境。而“清言落水云”,则表达了诗人在清谈中畅所欲言、无所顾忌的心境和态度。
最后两句“桔槔声正渴,未忍醉残曛。”意思是说桔槔的声音正好让我感到渴了,但还没有喝酒就不忍将夕阳下映照下的余晖喝掉。这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酷热之中依然保持清醒头脑的精神状态。“桔槔声正渴”,表明了诗人因担心自己的言论会惹来麻烦而感到口渴,同时也表明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注。“残曛”,表明了诗人对傍晚景象的感受。
这首诗通过描写与友人的偶遇和夜话情景,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格和博大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