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游成信宿,湖上对床眠。
凉气生渔火,残星乱晓天。
远钟欹枕外,疏树卷帘前。
深坐能忘暑,凭楼遂渺然。
【注释】
宿禾水上:在禾水之滨住宿。禾水:即松江,今属上海,是吴淞江的上游。成信宿:过了一夜。信宿:过夜,一宿。湖上:指松江口附近的太湖边。对床眠:并排而眠。
凉气生:微风吹来,带来凉爽的气息。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残星乱晓天:残夜将尽,天空中星星稀疏地闪烁。
远钟欹枕外:远处传来的钟声悠扬,仿佛近在枕边。欹:倾斜。
疏树卷帘前:窗外有稀疏的树木,卷起窗帘。
深坐能忘暑:在深坐的时候,能够忘记炎热的夏季。凭楼遂渺然:倚靠高楼,心情悠然自得。遂:于是。渺然:空旷的样子,形容心胸开阔。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风光和诗人闲适生活的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宁静。
首句“薄游成信宿”,写诗人游览了一整天,第二天晚上就在这湖边休息。“成信宿”三字,既说明游历的时间之长,又表现出诗人游兴未减。
第二句“湖上对床眠”,则写出了诗人在湖上住宿时的惬意。“对床”一词,既表达了亲密无间的情谊,也暗示了两人同舟共济、风雨同舟的深厚友谊。
第三句“凉气生渔火”,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湖上的美丽景色。“凉气生”三字,不仅表现了夜色的清冷,也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舒适。而“渔火”则增添了一份神秘感,让人不禁想要探究这份美丽背后的故事。
第四句“残星乱晓天”,则是在描绘黎明时分的景色。“乱”字用得极妙,它既表现了星星在黎明时分逐渐消失的情景,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失落。
后四句进一步描写了诗人在湖上的生活情趣。“远钟欹枕外”,诗人听到远处传来的钟声,觉得这声音似乎就在自己的枕边响起。这一细节既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也为后面的抒情做足了铺垫。
“疏树卷帘前”,描绘了窗外的风景。稀疏的树林和卷起的帘子,给人一种静谧而又幽深的感觉。这里的“疏”“卷”二字,都巧妙地表现了景物的特点。
最后两句“深坐能忘暑,凭楼遂渺然”,则是在表达诗人对这种悠闲生活的喜爱。深坐可以忘却酷热,倚楼则可以感受到无边的清凉与宁静。这两句诗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展现了他对这种生活的满足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