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青山色,周遭上女墙。
贯城穿渌水,抱郭锁危梁。
茗外人烟少,林端鹿迹长。
凭高遥以眺,烟霭正苍苍。

【解析】

此诗写登葛山所见。首二句写葛山之形,三、四句写葛山之行,五、六句写葛山之景,末两句写登临所见。

【译文】

一座青山环绕着城郭,城上女墙高耸入云。

城中道路穿行于绿水之中,城外城墙环抱着危峻的山峰。

茶园之外人烟很少,林间幽深鹿群往来。

站在高处远望,烟雾弥漫一片苍茫。

【赏析】

这是一首写登山见闻的小诗。首二句写葛山之形,用一“环”字,突出了葛山的险要,使人仿佛看到那青砖红瓦的女墙在云雾缭绕中若隐若现;三、四句写葛山之行,“贯城”、“穿渌水”,说明葛山之高,“抱郭”、“锁危梁”,则说明葛山之险,诗人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葛山巍峨壮丽的景象;五、六句写葛山之景,“茗外人烟少”是说葛山下茶树茂盛,行人稀少;“林端鹿迹长”是说山上林木葱郁,时有鹿群出没。“林”“鹿”二字又点出了葛山之幽,而“遥”与“正”又写出了葛山之高。七、八句写登临所见,“凭高”二字表明了诗人的主观态度;“烟霭正苍苍”既写出了葛山的雄姿,也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全诗结构严谨,层次清晰,从整体到局部,步步深入,由远及近,层层推进,将葛山写得活灵活现,令人神往。

诗歌鉴赏

  1. 诗歌内容的理解:本诗描绘的是葛岭的美景。
  2. 诗歌语言特点分析:诗歌采用白描手法,简洁明快。
  3. 意象选择和组合分析:诗人选取了自然物象,组合成具有特定意义的画面,如“一片青山色”,使读者感受到葛岭的自然美。
  4. 诗歌情感的分析: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5. 主题分析:本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