迥野垂天末,长江接海流。
雨馀多牧笛,风急少行舟。
一鹗穿云去,双凫就渚浮。
相怜无限思,空倚仲宣楼。
【注释】:
1.陪:陪同。吴参军:即吴子鱼,字子鱼。参军:官名,汉代以后在地方设置的军事机构中,由皇帝任命的有品级的官员称为“参军”。
2.迥野:指广阔的原野。天末:天际,指天空的尽头。
3.长江:这里指长江流经的地方。接:与……相接。
4.牧笛:放牧时吹的笛声。
5.一鹗(è)穿云去:形容迅捷如鹘鹰的雄鹰展翅飞去。鹗:古代传说中的猛禽;穿云:穿过云层。
6.双凫(fú):两只野鸭。凫:一种水鸟。浮:漂浮。
7.仲宣楼:三国时期诗人刘禹锡在荆州做过一段时间的主簿,他在楼上曾写下《西塞山怀古》诗一首,抒发过吊古伤今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陪同友人吴子鱼登上城楼,登高望远,抒写感慨之作。
首句“迥野垂天末”描绘出一幅广袤的原野和辽阔的天空相接的壮观画面。第二句“长江接海流”进一步扩展了这一景象,将江流与大海相连,展现出长江的壮阔气势。第三句“雨馀多牧笛”,则点出了季节特征,此时正值雨季后,牧人放牧归来,吹奏着笛曲。第四句“风急少行舟”则描写了天气状况,风势迅猛,使得行船困难。第五、六句“一鹗穿云去,双凫就渚浮”,运用夸张的手法,形容雄鹰展翅飞翔,野鸭在水中嬉戏。最后两句“相怜无限思,空倚仲宣楼”则是诗人感伤的情感流露,他不禁想起曾经登临此楼时的豪情壮志,现在只能徒然倚楼而叹,流露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担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