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边城风未寒,名山与客共盘桓。
经霜锦树真宜画,对酒黄花尚可餐。
病体不胜浮太白,壮怀犹自岸危冠。
晚来更上崔嵬石,始信人间行路难。

诗句释义

1 秋晚闾山登眺:这句描述了诗人在秋天傍晚时分登上闾山(可能位于今陕西省或甘肃省境内)进行眺望。

  1. 九月边城风未寒:表达了诗人对九月边城天气尚且不寒冷的感慨,可能是想表达时间尚未到深秋,气候宜人。
  2. 名山与客共盘桓:这里的“名山”很可能是指闾山,与客一起盘桓(逗留)在名山之上,享受自然的美景和凉爽的空气。
  3. 经霜锦树真宜画:描述经过霜打后变得美丽的锦树林,比喻这些自然景观如同画中景一样美丽动人。
  4. 对酒黄花尚可餐:提到在饮酒的同时,看到盛开的菊花,可以品味其清香,象征着生活中的小确幸。
  5. 病体不胜浮太白:这里“浮太白”指李白,诗人因身体不佳而无法像李白那样潇洒地行走江湖。
  6. 壮怀犹自岸危冠:尽管身体不好,但诗人仍有壮志豪情,不愿意放弃自己的抱负,形容虽身体有恙但仍怀抱壮志。
  7. 晚来更上崔嵬石:表示在黄昏时更加努力地攀登险峻的山峰,暗示人生的艰难险阻需要不断攀登。
  8. 始信人间行路难:最后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感慨,意识到人生道路上充满了困难和挑战,需要勇气和智慧去面对。

译文

秋日傍晚,我登上闾山上眺望,九月的边城风还不算冷,我和名山共度时光。经过霜打的锦树真是美得可以画画,对着美酒品尝着盛开的菊花,依然感到生活的美好。由于身体的原因无法像李白那样潇洒,但壮志未减,仍然坚持前行。晚上更上一峰险要的石头,才真正体会到世间的路途艰难。

赏析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季的一个傍晚时分登山观赏风景的情景。通过具体描写,如“边城风未寒”、“锦树真宜画”等意象,诗人展现了一幅秋天的自然风光图。同时,通过对“病体不胜浮太白”和“壮怀犹自岸危冠”的描述,表达了诗人虽身患疾病但志向未泯的坚韧精神。诗中多次提及“行路难”,反映出诗人对人生路途艰辛的深刻认识,以及即便身处困境仍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体现了诗人高洁的人格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