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岁严城下,维舟积水前。
春风吹短鬓,夜雨送残年。
献纳成何事,推敲秪自怜。
倦来成隐几,飞梦五云边。
【注释】:
戊午: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除夕,旧时农历一年最后一天。建溪:在福建建阳,建溪驿是南宋初年所置的一座驿站。维舟:系船。积水前:积水亭,即建溪驿,位于建阳城东。春风吹鬓:形容岁月匆匆,不知不觉中已到中年。献纳:指向皇帝进言或上交奏疏。成何事:有何成就?祇自怜:只可怜自己而已。飞梦:梦见。五云: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晚年流落江西建康(今南京)时。诗人在除夕之夜泊舟建溪驿时写下了这首诗。诗的前四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安详的除夕夜图景;后四句则抒发了诗人壮志未酬、报国无门、怀才不遇、孤苦无依、欲隐还休的情怀。全诗写得平实朴素,却感情真挚、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开头两句“守岁严城下,维舟积水前”,点明题旨:除夕之夜,诗人泊舟建溪驿,守岁待旦。这两句看似平淡如水,但蕴含着深沉的思想感情。诗人把守岁的时间安排得如此紧凑,说明他日夜兼程,急于赶路。守岁,就是通宵不寐,陪伴父母长辈度过除夕之夜。“维舟”二字,道出了诗人急于过河的心情。建溪驿地处要冲,是官道必经之地,也是诗人此行必经之路,故称“维舟”。
“春风吹短鬓,夜雨送残年。”这两句以风和雨来渲染气氛。春风吹动诗人稀疏的白发,夜雨洗刷着他疲惫不堪的身心。“春风”与“夜雨”本是无情之物,然而它们却似乎懂得人的意绪,似乎也懂得人的情感。春风催人衰老,夜雨给人添愁。“春”字和“夜”字在这里都含有贬义,用得十分巧妙。
“献纳”二句“献纳”一词,出自《晋书·谢安传》:“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替。”意思是说自己虽然受到朝廷的委托,但东山隐居的念头始终没有放弃。“献纳”一词,既表明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关心,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痛苦。献纳,本意为呈送、贡献意见给君主,这里是说诗人想要为国尽忠,但又无能为力,只能白白地浪费时间,所以感到“成何事”?至于“推敲”,则是说诗人在构思文章时,往往反复琢磨,精益求精,以至到了入迷的地步。然而,由于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悲哀,使得诗人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中。因此,“祇自怜”一句就非常自然地流露出了诗人的内心情感。
“倦来成隐几,飞梦五云边。”尾联两句,写梦境。“隐几”,指靠在一张桌旁休息。“五云”,指仙境。诗人在梦中遨游仙境,这是诗人对现实的一种超脱,也是诗人对自己人生经历的一种总结。
【译文】:
守岁到城下,系舟积水前。
春风送我白发生,夜雨送来残年余。
献纳有何作为?推敲只是自我怜惜。
疲倦之后靠小桌休息,做梦飞向五云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