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子滩头钓鱼处,一蓑白云一竿雨。
当初羡尔高蹈时,手卷丝纶入烟渚。
何期文叔来南阳,吐出子陵姓字香。
只今汉室已如此,奚嫌蚤出相为理。
【注释】
严子滩:在今浙江桐庐。
钓台:即严陵,春秋时楚国严君之墓,在今安徽桐城西南四十里。后人因称钓鱼台。
一蓑白云一竿雨:披着蓑衣,手持长竿。
羡:仰慕。高蹈:指隐居不仕。
手卷丝纶:以手拿着丝制的钓线。
吐出字香:意谓文叔(指诸葛亮)吐出的字句如同香烟一样芬芳。
奚:何。嫌:嫌恶。
早出:早早地出来做事。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隐居严陵山时所作,表达了自己对前人高风亮节的仰慕以及对自己不能像古人那样高蹈隐逸的遗憾之情。
开头两句写严陵的钓台。诗人由严子陵引出了诸葛亮,说当初他羡慕诸葛亮的高洁,就如严子陵一样远离尘嚣,隐居于烟波浩渺的云梦泽中,手卷丝纶,垂钓于烟渚之间。“羡尔”二字直抒胸臆,流露出对严子陵那种清高脱俗、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怀的钦敬和仰慕;“手卷丝纶”四字,则形象地刻画出严子陵那种超然物外、恬淡自适的生活态度和情趣。这两句诗虽然只是客观景物的描写,但通过这种景物的描绘,却能够传达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中间两句紧承前二句,写诗人当年曾仰慕诸葛亮的风采,想像诸葛亮一样隐居于烟波浩渺的云梦泽。然而世事难料,后来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成为蜀国的丞相。这里诗人用“吐”字写出了他对诸葛亮“吐出姓字香”这一典故的理解,意思是诸葛亮的言行举止都如同飘散的香烟一样清香可人。这里的“吐出”,既指诸葛亮说出的话,又指他的字迹,还指他的品行和作风;“吐出字香”不仅形容了诸葛亮的言行,也比喻了他为世人所称赞的品质。
最后两句写现在的世道,说现在汉室已经衰败到极点,人们纷纷起来做官,有的甚至早早地出来做事。这时诗人想起了当年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感叹如今汉室已经衰败到如此地步,为什么还要嫌弃自己早早出来做事?这里既表达了对时事的愤慨,也表现了诗人不愿同流合污、保持高洁情操的决心。
全诗语言简练含蓄,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先贤的景仰之情,又表达了诗人对当时世道的不满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