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游人去不留,独携小艇漾中流。
掠波翡翠无端过,出水鸳鸯故意浮。
已对淡妆迟夜月,更回素影待空秋。
六桥烟景仍无恙,载酒重来散百愁。

西湖

三月游人去不留,独携小艇漾中流。

掠波翡翠无端过,出水鸳鸯故意浮。

已对淡妆迟夜月,更回素影待空秋。

六桥烟景仍无恙,载酒重来散百愁。

注释:
三月:指春天,这里特指农历三月初。
游人去不留:游人离去,留不住他们的脚步。
独携小艇漾中流:独自一人拿着小船在湖面上荡漾。
掠波翡翠无端过:掠过水面的翠鸟(或“翠羽”)毫无目的地飞过。
出水鸳鸯故意浮:从湖面上升起的一对鸳鸯(或“鸳侣”)。
已对淡妆迟夜月:已经对着朦胧的月光等待夜晚的到来。
更回素影待空秋:更在秋天时,反射出清丽的影子等待着。
六桥烟景仍无恙:虽然六座石桥的景色被烟雾笼罩,但依然完好无损。
载酒重来散百愁:再次乘着美酒来到这,以美景消释心中的烦恼。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西湖风光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将西湖的美景描绘得生动而形象。
首句“三月游人去不留”,表达了游人离去的遗憾,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留恋之情。第二句“独携小艇漾中流”,展现了诗人独自享受西湖美景的情景。第三句“掠波翡翠无端过”,用“翡翠”比喻湖中的鱼,形象地描绘了湖中鱼儿自由自在的样子。第四句“出水鸳鸯故意浮”,则用“鸳鸯”比喻湖中的水鸟,描绘了它们在水中嬉戏的场景。第五句“已对淡妆迟夜月”,以“淡妆”比喻月光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夜晚美景的欣赏。第六句“更回素影待空秋”,则用“素影”比喻月亮的影子,描绘了秋天夜晚的宁静与美丽。
最后一句“六桥烟景仍无恙”,总结了全诗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美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