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公昔分阃,曾此驻旌旗。
柏府良弓后,茅堂肯构时。
原光摇霁雪,河响坼春澌。
乐矣南荥曝,吾君恐未知。
草堂雪霁为樊双岩赋
先公昔分阃,此驻旌旗。柏府良弓后,茅堂肯构时。原光摇霁雪,河响坼春澌。乐矣南荥曝,吾君恐未知。
注释:
- 先公:指作者的先祖或长辈,此处指作者的父亲或祖先。
- 分阃:古时指地方官负责一方军政事务,这里指的是将军出征。
- 曾此:在这里。
- 驻旌旗:驻扎军队,显示权威和地位。
- 柏府:指将军府邸,常用作对武将的尊称。
- 良弓后:优秀的弓箭手之后,指有才能的人。
- 茅堂肯构时:愿意建造茅屋(简陋的房子)的时候,表示愿意为国为民效力。
- 原光摇霁雪:形容晴天下的阳光照射在雪地上,形成美丽的光影效果。
- 河响坼春澌:河水解冻的声音,春天水冰裂的声音,象征着春天到来的生机。
- 乐矣南荥曝:意为很高兴,非常快乐。
- 我君:指作者的君王,此处可能是指作者希望君王能够理解自己的心意和贡献。
赏析:
《草堂雪霁为樊双岩赋》是一首描写将军出征、表达忠诚和奉献的五言诗。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表达内心的感慨和愿望,展现了一种高尚的情操和坚定的信念。诗中的“先公昔分阃,曾此驻旌旗”表达了作者对先祖的敬仰之情,同时暗示了自己愿意承担起国家重任的决心。而“柏府良弓后,茅堂肯构时”则描绘了将军的英勇形象,以及他愿意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决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高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高尚的道德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