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鸡号如故,夜灯岂无光。
天地一昏晓,悲欢异人肠。
往时鸡与灯,闻见在高堂。
今日鸡与灯,飒如丘垄旁。
俯仰百年内,谁能无感伤。

【解析】

题干“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要求考生在翻译时注意保留原诗词的格式。首先,根据题干要求,考生需要将诗句、译文、关键词及注释依次输出,并附上赏析。其次,考生需要通读全诗,理解诗意;然后,考生要仔细审题,明确答题方向,如本题是考查古诗文阅读,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对诗歌的体裁有清晰的认识,同时对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情感有准确的把握,还要了解一些常见的诗歌表达技巧,如意象、手法、修辞等。考生应结合试题内容分析,按照要求作答。

这首诗写于诗人晚年,通过写晨鸡和夜灯,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易逝、年华难留的感慨。

其一,首句点明时间:“晨鸡号如故”,点明时间:清晨时分。

其二,颔联“夜灯岂无光”意思是说夜晚灯光明明灭灭,却无法驱散内心的悲凉。

其三,尾联点明主题,抒发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以及人生易逝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亲情的珍视与对生死轮回的感悟。

【答案】

(1)晨鸡号叫如同过去一样。

译文:早晨的鸡报晓声依旧像以前那样响亮。

注释:晨鸡:公鸡。号:报晓。

(2)夜晚的灯火哪里会没有光亮?

译文:夜晚的灯火虽然微弱,但依然闪烁着,它不会像往日那样明亮了。

注释:焉:哪里。

(3)天地间昼夜交替,人的悲喜心情各不相同。

译文:天与地之间白天与黑夜相互转换,人们的悲与喜各不相同。

注释:昏晓:指日夜交替。人肠:内心的感情。

(4)过去的时候我常常听到鸡啼声和看到灯火,如今它们只能在高堂上响起,而我的坟前已经没有了它们的身影。

译文:曾经经常听到鸡叫声和看到灯火,现在只能在高堂上听到它们的响声,而在我的坟墓旁却听不到它们的鸣叫。

注释:闻见在高堂:从前常常听到鸡的啼声和看到灯火。高堂:高高的厅堂,这里指居室。

(5)低头仰望自己的一生,谁能不产生悲伤之感?

译文:低头仰望自己的一生,谁能不感到悲伤?

注释:俯仰百年内:低头仰望自己的一生,抬头仰望自己的一生。

赏析:此诗抒写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追念,也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感叹。全诗语言平实自然、质朴无华,但蕴含深广,耐人玩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