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人日巳远,谁谓天有德。
陇树日已长,谁谓春无力。
春能发树枝,树无怨春色。
暖风不作花,零雨下清滴。
啾啾树间鸟,唤我拜寒食。
【注释】
哲人:指贤能的人。巳:古代以“日”为单位,一日为一“时”,一天为一“日”。已:这里指时间已经很长了。
谁谓:岂有、何曾、哪曾之意,表示反问或否定。天:指自然界。德:恩惠。
陇树:陇山的树木。陇:在今陕西、甘肃一带,是秦岭山脉中一条重要山系名。陇树,借指秦岭之木。
春力:春光之力。无力:无生气、无生气。
发枝:生长枝叶。
怨春色:怨恨春天的生机。
暖风:温暖的春风。不作花:不吹动花朵。作:使、叫。花:这里指鲜花。
零(líng林):落下的雨滴。
鸟:即黄莺。
拜寒食:向寒食节祭祖。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天。
【赏析】
《伤亲诗》共三首,其四写于唐贞元十六年(790),是作者对远去的亲人的怀念之作。诗人通过写景抒发对逝去亲人的哀思之情。全诗从自然景物入手,写景抒情,情中带景,情景交融。
首句写时间的流逝,哲人已经远离我们很久了。第二句说春天来临,万物复苏,但春天并没有给大地带来生机。第三句写春天虽然能够使树枝发芽,但树却并不抱怨春色。第四句写春风拂过,百花盛开,而雨水落下,清水滴落在花瓣上。最后两句写鸟儿在树上欢快地鸣叫着,唤我参加寒食节的祭祀活动。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