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翠湖光昼掩扉,珠宫缥缈晚钟微。
僧寻三竺沿堤过,鹤认孤山背水归。
桥影乱分公子棹,荷香轻著美人衣。
繁华不醉飘零客,愁听啼鹃又夕晖。

诗句释义

山翠湖光昼掩扉,珠宫缥缈晚钟微。

  • 山翠:描述西湖边山的绿色,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
  • 湖光:指的是西湖的美丽景色,如波光粼粼等。
  • 昼掩扉:意味着白天时,湖面的美景被遮蔽,仿佛是一幅画中的景致被遮挡了。
  • 珠宫:这里用来形容湖中如同珠宝般璀璨的水色。
  • 缥缈:形容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的景象。
  • 晚钟:指的是傍晚时分寺庙里传来的钟声。
  • :指声音微弱,暗示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宁静。

僧寻三竺沿堤过,鹤认孤山背水归。

  • 三竺:指杭州灵隐寺附近的三个小山,是佛教圣地之一。
  • 沿堤过:描述了僧人沿着湖边的堤坝行走的情景。
  • 孤山:位于西湖西北的一座小岛,因其独特的风景而闻名。
  • 背水归:这里的“背水”可能指的是湖水环绕,而“归”则描绘了鹤飞回孤山的情景。
  • 赏析:此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以及他对西湖美景的热爱。通过使用“三竺”与“孤山”、“沿堤过”与“背水归”的对比,诗人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和理解。

桥影乱分公子棹,荷香轻著美人衣。

  • 桥影乱分:描述了桥上行人的影子交错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画面。
  • 公子棹:这里指的是年轻的贵族子弟,他们乘坐着船。
  • 荷香轻著:荷花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轻轻拂过人们的衣裳。
  • 赏析: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西湖边的美景和文人墨客的雅兴。通过对桥、船、荷塘、人物的细致刻画,诗人成功地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优雅的氛围。

繁华不醉飘零客,愁听啼鹃又夕晖。

  • 繁华不醉飘零客:描述了诗人对于西湖美景的感受,即使身处繁华之中,依然感到孤独和失落。

  • 愁听啼鹃又夕晖:这里的“啼鹃”指的是杜鹃鸟的叫声,常常被用来象征悲凉和哀愁。而“夕晖”则是指夕阳的余晖,营造出一种落日时分的哀伤氛围。

  •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无常和命运多舛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无奈。通过对夕阳西下的描写和对杜鹃鸟叫声的描述,诗人成功地传达出他内心的悲伤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译文

山绿水清,白日里湖面被山色掩映;黄昏时分,寺庙中的钟声悠悠传出。
僧人沿堤寻找三竺寺,孤山背水面上的鹤儿归来。
桥影在水面交织分散,像公子的船桨划破水面;荷花散发着清香,轻轻洒在美人的身上。
尽管繁华热闹,但诗人却感到心如死灰,独自漂泊。听着杜鹃鸟的啼叫,又迎来了黄昏。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深眷恋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比喻,如山水、寺庙、桥梁、荷塘等,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和衬托的手法,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紧密相连,使整首诗既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