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岩昔有洞,扶杖出青松。
苔乱游人屐,云留静者踪。
莲灯悬琥珀,鹫岭插芙蓉。
飞瀑凌天落,朱霞镇日封。
河流归汉渚,岳掌拂仙容。
花雨飞春树,山风到石钟。
采芝频见鹿,击钵恐惊龙。
劫土须臾事,桃源偶尔逢。
暝烟何必问,珠月挂千峰。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分析诗的内容,理解诗的思想感情,最后按要求作答。

本首五律是一首写景诗。诗人游赏于昙延洞,对昙延洞内的自然景观做了形象的描绘,同时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第一句,“灵岩昔有洞”。灵岩即山名,位于今江苏宜兴市西南。灵岩寺始建于东晋时期,南朝时为江南著名古刹之一,唐开元年间改名为天柱山。

第二句,“扶杖出青松”。扶杖,拄着的手杖;青松,苍翠挺拔的松树。这句的意思是诗人手执手杖走出了青松掩映的山门。

第三四句,“苔乱游人屐,云留静者踪”。苔藓长满了游客的鞋印,白云留下了清静者的足迹。两句写出了昙延洞幽深、清雅、宁静的特点。

第五六句,“莲灯悬琥珀,鹫岭插芙蓉”。莲花灯悬挂在琥珀之上,佛光笼罩的山峰耸立着芙蓉般的莲花。两句写出了昙延洞内佛教文化的丰富。

第七八句,“飞瀑凌天落,朱霞镇日封”。从高处飞泻而下的瀑布直扑天际,而那绚丽的晚霞则使日月都黯然失色。两句写出了昙延洞内的瀑布壮观。

第九十句,“河流归汉渚,岳掌拂仙容”。归汉水最终汇入长江,汉江之畔的山峰如同神仙的手掌一样拂过。这两句描写了汉江流经的景色。

十一十二句,“花雨飞春树,山风到石钟”。春天里百花盛开,花瓣纷纷飘落如同花雨一般,山风吹过石头上钟声阵阵。两句写出了昙延洞内的春天景色。

十三十四句,“采芝频见鹿,击钵恐惊龙”。采灵芝的人频频出现,击钵的声音恐怕惊动了龙王。两句写出了昙延洞内生活的宁静。

十五十六句,“劫土须臾事,桃源偶尔逢”。短暂的尘世纷扰,偶尔可以到达一个理想的世界。两句写出了昙延洞内的理想境界。

十七八句,“暝烟何必问,珠月挂千峰”。黄昏的烟雾不必询问,皎洁的圆月高挂在千丈高峰上。两句写出了昙延洞内夜晚的美景。

十九二句,“暝烟何必问,珠月挂千峰”。暝雾不必询问,皓月高悬在千丈高峰上。两句写出了昙延洞内夜晚的美景。这两句与前面两句相呼应,照应前文。

【答案】

《游昙延洞》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此诗以记游的形式,细腻地描摹了昙延洞的幽深、清雅、宁静以及瀑布、晚霞等奇丽的风光。全诗结构紧凑,情景交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