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年南极堕鸿蒙,忽化丹梯数万丛。
石怪雨频苔迹乱,岩高风迥啸声雄。
崧岚晚合来金阙,峡瘴初浮绕彩虹。
自愧此游浑未定,漫题名姓玉虚宫。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嘉祐的作品。全诗共四句,每句七字。下面逐句解释诗意:

第一句:“何年南极堕鸿蒙”,意思是说在什么时候南极星坠落到了鸿蒙之中。这里用“南极”比喻高远、清纯的意境,“鸿蒙”则形容天地初开、混沌未开的状态。

第二句:“忽化丹梯数万丛”,突然化作了数以万计的丹梯。这里的“丹梯”是指仙人所居的仙境,而“忽化”则表示这种境界的突然出现和变化。

第三句:“石怪雨频苔迹乱”,“石怪”指的是石头上的奇怪形态,而“苔迹乱”则形容这些石头上长满了苔藓,给人一种凌乱的感觉。

第四句:“岩高风迥啸声雄”,“岩高”指的是山崖陡峭,而“风迥”则表示风的声音回荡。这里的“啸声雄”形容风声的雄壮激昂。

第五句:“崧岚晚合来金阙”,“崧岚”是指山中的云雾,而“晚合”则表示云雾聚集在一起。这里的“金阙”是指皇宫或者宫殿,用来比喻仙境的辉煌和庄严。

第六句:“峡瘴初浮绕彩虹”,“峡瘴”是指峡谷中的空气湿润而带有瘴气,而“初浮绕彩虹”则表示瘴气刚刚被驱散,形成了彩虹。

第七句:“自愧此游浑未定”,“自愧”表示自我反思,感到惭愧,“浑未定”则表示自己的旅行还没有结束。

第八句:“漫题名姓玉虚宫”,“漫题名姓”表示随意地留下名字和姓氏,而“玉虚宫”则是作者参观游览的地方。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览玉虚宫时的所见所感。从诗的内容来看,玉虚宫位于山间,环境优美,景色宜人。诗人通过观察自然景观,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同时,诗人也通过描述自己内心的感受,表达了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流畅,形象生动,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