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洞屋锁江岚,县石钟声空自函。
疑有精灵迟胜会,果然冠盖并幽探。
岩前把酒云挥袖,醉罢登舟花满潭。
瘴海此游真浩荡,未须留滞叹周南。
【注释】
钟鸣洞:在湖南零陵。南字:诗中指诗人自号南华子。
千秋洞:洞中有石,形如钟,故名。
县石钟:即湘山,在洞庭湖西南。
疑有精灵:疑是山神或洞神。胜会:盛会。
冠盖并幽探:与权贵一同来探幽。
云挥袖:云在天上飘动。
醉罢登舟:酒醉后登上船。
瘴海:南方湿热的气候。
周南:指《诗经》中的《周南》、《召南》,都是民歌,这里借指屈原的《离骚》。
【赏析】
此为作者在湖南零陵时所作。诗写和诸公同游钟鸣洞赋诗分韵得“南”字,共七句,以议论为主,兼有描写,最后两句以《诗经·周南》的《关雎》作结,暗用其意,表示自己不恋权位。全诗语言平易自然,感情真挚深厚,意境清新明畅。
起句写钟鸣洞,“千秋洞”,指钟鸣洞;“江岚”,指南方多山的景色;“锁”,是把山封住、隔绝的意思。这一句写钟鸣洞的地理环境,既写其雄奇壮丽,也写其幽深莫测。“县石钟声空自函”,县石山在洞庭东面,因山上有县石而得名,山高水清,风景秀丽,但无人赏识,只听得钟楼上传来阵阵敲钟声。这句诗既写出了钟鸣洞的秀美景色,又表现出作者对当地山水的热爱之情。
三、四句写和诸公同游钟鸣洞赋诗分韵的情景。“疑有精灵迟胜会,果然冠盖并幽探。”钟鸣洞里有许多神奇的传说,因此人们常常到这里游玩。这次和一些权贵们一起来游览,真是难得的良机。他们在一起品茗吟诗,互相唱和,互相欣赏美景,真是兴致勃勃,乐趣无穷。“冠盖”一词,本是贵族们的装束,这里用来指权贵们。“并幽探”是指大家在一起探索钟鸣洞的奥妙之处。
五、六句是写岩前饮酒赏景的情景。“岩前把酒云挥袖”,岩前有一块大石头,上面可以坐席饮酒。这时,诗人举起酒杯向天空挥舞,好像在与仙人对话。“醉罢登舟花满潭”,喝得酩酊大醉,就乘船返回。船上花团锦簇,十分漂亮。“醉罢登舟”与上句“把酒”呼应,“花满潭”与“云挥袖”相照应。
最后两句写在游览之后的感受。“瘴海此游真浩荡”,在瘴气弥漫的地方游览,使人心胸开阔,精神振奋。“未须留滞叹周南”,不要因为留恋这个地方,而叹息周朝的《周南》《召南》等民歌。周南是《诗经》中的两个篇章的名称,在这里指代屈原的《离骚》,这是屈原流放时的诗歌。这里借指自己的作品。
全诗以钟鸣洞为中心,写了游历的过程及所见所闻所感。中间写饮酒赏景,最后点出主题,抒发情怀,情调开朗乐观,充满豪情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