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似曾踏翠寒,万山洞壑石林攒。
宁知夏冷冬温地,只在藤梢棘刺闲。
阴火琼膏烹日月,长空箫管待虬鸾。
道人不是避秦客,慢忆桃花回首看。
【诗句释义】
梦里仿佛曾经踏足清凉的山岩,万山洞壑中的石林攒集。
哪知道夏天凉爽冬天温暖的地方,就在藤萝的梢头和荆棘丛中。
在暗火中煮炼琼浆玉液,让太阳月亮沐浴其中;长空中吹奏箫管,等待着虬鸾飞翔。
道士并不是为了躲避秦地,而是慢慢地回忆起桃花源回头观望。
【译文】
在梦中好像曾经踏过翠绿寒冷的山岩,万山之间有层层叠叠的石林。
不知道夏日里清凉之地是哪里,只在于藤蔓、荆棘间悠然自得。
在暗中用琼膏烹炼日月,让太阳、月亮沐浴其中;在高高的蓝天中吹响了箫管,等待着那矫健的虬鸾飞临。
道士并不是为了躲避秦始皇的暴政,只是慢慢地回忆起桃花源回头观看。
【赏析】
此诗为《游白石洞》之一。诗人在游览白石洞时,看到“万山洞壑石林攒”,便联想到自己曾梦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以及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于是感叹道:“宁知夏冷冬温地,只在藤梢棘刺闲”。这里的“夏冷冬温地”和“藤梢棘刺闲”都是比喻的意思,前者指陶渊明的隐逸生活(陶渊明曾说过,他“不慕荣利,静以修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者则是指白石洞的幽深险峻、人迹罕至。而“阴火琼浆烹日月”,则是对陶渊明隐居生活的进一步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隐逸生活的赞美之情。
诗人又通过描写白石洞的自然景观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长空箫管待虬鸾”,意思是说在高高的蓝天上,有人正在吹奏箫管,等待着那矫健的虬鸾(传说中龙的一种)飞临。这是诗人想象中的一幅美丽的画面,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然而,最后一句“道人不是避秦客”,却是转折,诗人并没有忘记桃花源这个典故,他想起了陶渊明的诗句“桃花源里人不知,世外桃源别有天”。这里既有对陶渊明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社会的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