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与子游乡学,短褐彯彯俱总角。
千人过眼无一堪,私拟君才当颖脱。
以兹常听万里鸣,岂意萧条饭场藿。
我昔应时官翰林,世间名士空相博。
转觉君才近所无,垂老科场意羞缩。
奋迅因求勾漏闲,声华晔晔今非昨。
苟能行事何足猜,丈夫要见青天阔。
国家名公不可数,俱向专城事民瘼。
君不见汉庭黄霸与鲁恭,至今名誉振天地,何况当时为列公。

【注释】

  1. 吴慎之:人名。
  2. 铜梁:地名,今重庆市铜梁区。
  3. 短褐彯(zào)彯:指穿着简朴的衣裤,总角(duō):儿童头上的两束发髻。
  4. 千人过眼无一堪:意即众人中没有值得称道的。
  5. 私拟君才当颖脱:私下里猜测你的才能如出类拔萃。
  6. 以兹常听万里鸣:意思是你经常听到远方传来的声音。
  7. 岂意萧条饭场藿:意指没有想到自己会落到如此凄惨的境地。
  8. 我昔应时官翰林:我过去在宫廷任职。
  9. 世间名士空相博:世上那些有名的士人,都只是在虚度光阴。
  10. 转觉君才近所无:觉得你才气远超过了一般人。
  11. 垂老科场意羞缩:年纪大了还去参加科举考试,心里感到羞愧。
  12. 我昔应时官翰林:我过去在宫廷任职。
  13. 丈夫要见青天阔:真正的男子汉应该看到广阔的天空,胸怀壮志。
  14. 国家名公不可数:国家中有无数著名的官员。
  15. 俱向专城事民瘼:都致力于为百姓排忧解难。
  16. 君不见汉庭黄霸与鲁恭:不要看汉文帝时期的黄霸和鲁恭。
  17. 至今名誉振天地:他们的名声一直传扬到天上去。
  18. 何况当时为列公:更何况他们曾经是位高权重的大臣。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全篇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吴慎之即将赴任铜梁县令的关切之情。
    首句“忆昔与子游乡学”追忆了当年与友人同游乡学的情景。次句“短褐彯彯俱总角”,描绘了两人年少时的形象,同时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早年才华的赞赏之意。第三、四句“千人过眼无一堪,私拟君才当颖脱”则揭示了诗人对当前世态的失望感。他认为周围的人虽然众多,但却没有一个值得称道的,而私下里却认为朋友的才华如同出类拔萃的颖儿一样。
    接下来两句“以兹常听万里鸣,岂意萧条饭场藿”,诗人转而表达自己对于友情的珍视。他常常听到朋友们的好消息,但如今他却听到了令人心酸的消息,这让他感到十分震惊。
    第五、六句“我昔应时官翰林,世间名士空相博”回忆了诗人过去在宫廷中任职的经历以及社会上一些名士们的虚伪行为。诗人通过这两个例子,批评了当时社会的一些不良风气,表达了他对官场腐败的不满。
    第七、八句“转觉君才近所无,垂老科场意羞缩”则是对朋友吴慎之的一种鼓励。诗人认为朋友现在虽然年纪已大,但仍有才华,不应该因为一次失败就放弃追求自己的理想。同时,他也希望朋友能够勇敢地面对现实,不要因为一时的挫折而感到羞愧。
    最后两句“我昔应时官翰林,世间名公不可数,俱向专城事民瘼”则再次强调了友人的责任与使命。他过去在宫廷中任职,现在却要去一个偏远的地方为民谋福利。这些名公们虽然有很多,但是真正有能力的人并不多,而像吴慎之这样的人才更是难得。
    这首诗通过描述友人即将赴任铜梁县的情况,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和祝福。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问题,如官场腐败、社会不公等现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