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华山归,刈麦已大半。
自长安迤东,实美如火炭。
繄我返耕来,此麦才再见。
接岁禾不登,宝玉咸所贱。
周人重农食,特分田畯职。
公私积蓄繁,讵有旱干棘。
春首饿莩多,朝廷甚忧恤。
今日得佳物,守护须谨饬。
黄金殪米下,其语殊谠直。
作诗告有位,国宝在稼穑。

【注释】

①华山:指华山山脉,位于陕西西安以东。

②“我”:诗人自称。

③“刈麦”:割麦子。

④“已大半”:已经收割了一大部分。

⑤“自长安迤东”:从长安往东。

⑥实美如火炭:其实麦子长得非常好。

⑦“繄我返耕来”:因为我要返家种田了。

⑧“此麦才再见”:这麦子才再次看到。

⑨“接岁禾不登”:去年的庄稼没有收成。

⑩“宝玉咸所贱”:连宝玉都被人们看不起。

⑪“周人重农食”:周朝的人们重视农业生产。

⑫“特分田畯职”:特地设置了负责农业的官员。

⑬“公私积蓄繁”:国家的公家和私人的粮仓都很多。

⑭“讵有旱干棘”:怎么会没有旱灾呢?

⑮“春首饿莩多”:春天刚开始的时候饿死的人就有很多。

⑯“朝廷甚忧恤”:朝廷很担心很关心。

⑰“今日得佳物”:今天得到了好的东西。

⑱“守谨饬”:要好好保管。

⑲“黄金殪米下”:黄金在谷米里。

⑳“其语殊谠直”:他说的话非常正确。

㉑“作诗告有位”:写下这首诗来向有地位的人报告这件事。

【赏析】

这是一首揭露时政、反映农民疾苦的诗。作者借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

第一联:“我从华山归,刈麦已大半。”起句点明时间与地点,“我从华山归”,说明是回家,从华山回来的;“刈麦已大半”,说明自己已经收割了一大部分麦子,说明自己已经开始回家种田了,也说明此时正值麦熟之时。第二联:“自长安迤东,实美如火炭。”这里说明自己从长安往东去,那里的土地很好,像火炭一样,因为那里的土地肥沃,那里的庄稼长得很好,说明那里是产粮之地,也是粮食丰收的地方,也就是长安的东边。第三联:“繄我返耕来,此麦才再见。”这里说自己要返家种田,这里说的是自己开始种田了,因为前两句已经说了,所以这里的“此麦才再见”是指自己刚刚种完田,才开始收割麦子,也说明了现在正是麦子成熟的时候。第四联:“接岁禾不登,宝玉咸所贱。”这里说去年庄稼没有收成,因为今年又收成很少,所以把宝玉都贱卖了,因为去年庄稼没有收成,所以把宝玉都贱卖了。这里说明了社会的现状,就是庄稼收成很少,百姓生活困苦,连宝玉都被人们贱卖了。第五联:“周人重农食,特分田畯职。”说明当时统治者重视农业,专门设置了一个职位来管理农业,因为当时国家财政困难,需要增加收入,所以设置了一个专门的官员来管理农业。第六联:“公私积蓄繁,讵有旱干棘。”说明国库里有富余的粮食,国家储备充足,因为国库里储存了丰富的粮食,所以不会有饥荒发生。这里说明了当时的粮食库存丰富,国家财政充裕。第七联:“春首饿莩多,朝廷甚忧恤。”春天刚开始的时候饿死的人就很多,朝廷担心并关心着这个问题。这里说明了朝廷十分关注民生问题,因为春天天气转暖,老百姓们会外出劳作,而此时正是春天刚开始的时候,所以饿死的人就很多了,说明社会现状很不好,朝廷也很忧虑。第八联:“今日得佳物,守护须谨饬。”说明现在是丰收的好年景,所以应该好好保护这份收获,因为现在是丰收的好年景,所以应该好好保护这份收获,也说明现在的政府对农民的保护工作做得很好。第九联:“黄金殪米下,其语殊谠直。”黄金在谷米里,说明现在国家的经济好转。这里说明了现在的经济状况非常好,黄金都埋在谷米里了,这说明了现在的物价稳定,人民生活安定。第十联:“作诗告有位,国宝在稼穑。”写这首诗来向有地位的人报告这件事。这里说明了自己写了一首诗来报告这个好消息,因为自己是国家的重要官员,所以把自己的好消息告诉给有地位的人。最后一句:“国宝在稼穑。”意思是国家的财富都在农田里,因为土地肥沃,粮食产量高,所以国家的财富都在农田里。整首诗通过对农民的艰辛生活的描写,反映了社会的现实情况,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的同情和关怀,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政府的不满和批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