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君英妙人,恨与识不早。
脱颖岂性成,豪爽盖天造。
再会益琤琤,故言皆了了。
眼底似君稀,勉旃为世宝。
半年下山寺,乃趍坊里道。
所过六七村,村村胜城堡。
柝声远近连,人家气色好。
共言今两年,怀抱绝不恼。
译文
桑君英妙人,恨与识不早。
脱颖岂性成,豪爽盖天造。
再会益琤琤,故言皆了了。
眼底似君稀,勉旃为世宝。
半年下山寺,乃趍坊里道。
所过六七村,村村胜城堡。
柝声远近连,人家气色好。
共言今两年,怀抱绝不恼。
注释
- 桑君:指桑华州。
- 英妙人:形容桑华州英俊而聪明。
- 恨与识不早:遗憾未能及早认识他。
- 脱颖:比喻才能出众,如脱去的鸟羽。
- 岂性成:难道是天生如此吗?
- 豪爽:豪迈直爽。
- 琤琤: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 了了:清楚明了。
- 眼底:眼中所见。
- 胜城堡:胜过坚固的城堡。
- 柝声:更夫敲击梆子的声音。
- 人家气色好:描述村庄中人们的生活状态美好。
- 两:两年。
- 怀抱:胸怀和情感。
- 绝不恼:完全没有烦恼或忧虑。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答诗,表达了诗人对桑华州才情的赞赏和他深厚的友情。首句通过“桑君”称呼对方,显示出对对方的尊敬和喜爱。第二句表达诗人对未能更早认识他的遗憾。接下来的四句描绘了桑华州的卓越才能和性格,用“脱颖岂性成”说明其才华并非天生,而是通过努力获得的。接着提到两人再度相逢时的喜悦和交流的清晰明了,展现了他们深厚的友谊。
诗人描述了与桑华州再次相见的场景,以及他在乡村间的行走,感受到了村庄的美丽和宁静。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两人在这两年间彼此支持和鼓励的情景,没有一丝烦恼和忧虑,只有深深的友谊。整体上,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桑华州之间的深厚感情和互相理解,也反映了作者对于朋友的珍惜和朋友间互助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