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双流细,森疏万木长。
绕溪蒲粉落,夹路稻花香。
所向皆殊绝,平看却渺茫。
几时同鄠叟,伐竹构茆堂。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需要结合全诗内容来分析,要特别注意注释中提示的关键信息,如“回首双流细”中的“回首”和“细”,这是诗人站在陂头回头望见的景象;“所向皆殊绝”中的“所向”是指诗人所行之处,“殊绝”是指风景之美,与其他地方相比都显得特别美好;“几时同鄠叟,伐竹构茆堂”中的“鄠叟”是指居住在鄠县的老人,“茅屋”指草房或简易的房屋。

【答案】

诗句释义:回头看见溪流细窄曲折,万株树木疏落有致地生长着;沿着溪边看蒲草,随风飘洒下来,夹路的稻花香气沁人心脾;到处景色优美而奇特,但平视之下却觉得一片渺茫,不知何处是尽头;什么时候才能和住在附近的老人一起,到那片竹林里去盖一幢茅屋呢?译文:回头望去溪水流得很细小,两岸万木丛生。沿着溪岸的野草,在风中飘散着。夹道两旁的稻田,散发出阵阵清香。沿途风光秀美,令人心旷神怡。但放眼望去,却只见一片茫茫。何时能与住在附近的老人一起,到那片竹林里去盖一幢茅屋呢?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水间漫步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首句“回首双流细”,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清幽的山水画面,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接着第二句“森疏万木长”,进一步描绘了山峦起伏、林木葱郁的自然景观,使整个画面更加立体生动。第三句“绕溪蒲粉落”,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溪水旁野草随风飘散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氛围。第四句“夹路稻花香”,则是对当地田园风光的赞美。最后两句“所向皆殊绝,平看却渺茫。 几时同鄠叟,伐竹构茆堂”,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向往之情。他希望有一天能够像隐居山林的老人们一样,与他们一同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与美好。这种追求自然、向往隐逸的生活态度,也正是作者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