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开椷泪欲潸,惊回梁月似君颜。
三年书札悲今昔,一夕精灵托往还。
却恨帝京为下吏,不知瓯洛在何山。
凫鹥鸂鶒终难辨,蝴蝶飞来栩栩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题目为《梦得亡友杨伯玉》

梦中得亡友杨伯翼书觉而怅然记之    
梦里开函泪欲潸,惊回梁月似君颜。    
三年书札悲今昔,一夕精灵托往还。    
却恨帝京为下吏,不知瓯洛在何山。    
凫鹥鸂鶒终难辨,蝴蝶飞来栩栩间。    

注释

  1. 梦里:指梦境中。:书信,此处泛指信函。(shān):流泪的样子。梁月:明亮的月光,这里借指月亮。君颜:你的面容或表情。三年:过去三年的时间。书札:书信。下吏:被贬谪到低级官职。瓯洛:指古代地名,这里可能是作者的故乡或是曾经去过的地方。
  2. 却恨:遗憾的意思。帝京:皇帝所在的城市,这里指的是京城长安。下吏:被贬谪到低级官职。
  3. 不知:无法知道,不知道的意思。瓯洛:一个地名,可能指的是杭州。何山:什么地方的山。
  4. 凫鹥鸂鶒:这两种都是水鸟的名字,用来比喻难以分辨的事物或人。 栩栩(xǔ):“栩栩”,意思是生动活泼的样子,形容事物形象鲜明。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梦境和醒来后的感受来表达对亡友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中充满了对过去时光的追忆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力感。

第一句“梦里开函泪欲潸”,描绘了作者在梦中收到朋友来信时的情景,泪水即将流出。第二句“惊回梁月似君颜”描述了梦中朋友面容的清晰与亲切,仿佛是那熟悉的月色。这两联表达了作者对于亡友的深切思念和对美好回忆的珍惜。

第三联“三年书札悲今昔,一夕精灵托往还”反映了作者对过去三年书信往来的回忆和感慨,同时表达了朋友在梦中向自己传达信息的情景。这一句也透露了作者对于未来命运的担忧和迷茫。

最后两句“却恨帝京为下吏,不知瓯洛在何山”则是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作者感叹自己被贬到了京城,但不知家乡在哪里。这既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也反映了他对故土的眷恋。

整首诗以梦境为载体,通过对亡友的记忆、对现实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