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山风飘,冷烟吹过流花桥。
城路搴芳到村市,酒帘十里青摇摇。
高丘远壑堪流瞩,騕袅连鞯车击毂。
不知何事速来鸿,但见秋霜变林木。
残晖半岭岩影斜,樵歌牧吹争欢哗。
且须拚醉山人家,何如满把东篱花。

《重九北山登高》是明代区怀年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通过描绘重阳节期间的山景和活动,展现了古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及登高习俗的文化内涵。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1. 诗人简介:区怀年(约1540年前后-1611年),字叔夏,号西江,又号陶庵,晚号陶庵老人、黄庵、醉翁等,浙江嘉兴人,明末清初学者。他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擅长散文和小品,尤以山水画著称。其作品多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思想境界。

  2. 诗句原文

    九月九日山风飘,冷烟吹过流花桥。
    城路搴芳到村市,酒帘十里青摇摇。
    高丘远壑堪流瞩,騕袅连鞯车击毂。
    不知何事速来鸿,但见秋霜变林木。
    残晖半岭岩影斜,樵歌牧吹争欢哗。
    且须拚醉山人家,何如满把东篱花。

  3. 译文注释

  • 第一首:“九月九日山风飘,冷烟吹过流花桥。”描述了重阳节那天山风吹拂着寒冷的烟雾,从流花桥经过的情景。
  • 第二首:“城路搴芳到村市,酒帘十里青摇摇。”描绘了城中街道上香气四溢,而酒楼门前挂着的帘子随风摇曳的美丽景象。
  • 第三首:“高丘远壑堪流瞩,騕袅连鞯车击毂。”“不知为何快马急驰而来,只见秋霜已让树木换上了新装。”这句表达了诗人在高处远眺,看到秋季的变化而感到惊喜的心情。
  • 第四首:“残晖半岭岩影斜,樵歌牧吹争欢哗。”夕阳洒在山岭上,给岩石投下长长的影子,村民们唱着山歌,牧童吹着笛子,共同享受着节日的快乐。
  • 第五首:“且须拚醉山人家,何如满把东篱花。”诗人想要在这山间尽情地畅饮一番,觉得与自然为伴比什么都要美好。
  1. 赏析
  • 主题与情感:整首诗通过对重阳节登山活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古人对节日习俗的重视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
  • 艺术手法:诗人运用了许多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流花桥”、“寒烟”和“酒帘”,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和意境美。此外,诗人还使用了对比(如“残晖”与“青山”)、拟人化(如“騕袅连鞯车击毂”)等手法,使得整首诗富有诗意和动感。

区怀年的《重九北山登高》不仅是一篇描写自然景观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首充满生活情趣和文化意蕴的时代诗歌。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窥见古代文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