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有我土,岐山之下。
孰是营之,维我考祖。
今我于迈,自岐徂荆。
岂不怀归,念我弟兄。
民勿我思,我斯安只。
国已有后,先君季子。

之荆操

粤有我土,岐山之下。

谁是谁非,唯我考祖。

今我来矣,自岐往荆。

岂不怀乡,念同弟兄。

民不思我,我安何凭?

国已有后,先君季子。

注释:

之荆操:指在荆地作客的诗人怀念故乡、亲人和故国的诗歌。之,到;荆,指楚地,即现在的湖南湖北一带。操,歌咏。

之荆操:在荆州作客的诗人怀念故乡、亲人和故国的诗歌。之,到,到达。荆,指古荆州,即现在湖北江陵一带。操,歌咏。

粤有我土:我的祖国拥有土地。粤,我的,这里指古代楚国。

岐山之下:岐山是楚国的别称,所以这里指代楚国。

孰是营之:谁是对的,指什么对错。

维:是。

我考祖:我们的祖先。考,动词,指称自己的祖先。

今我于迈:现在我正在前往。迈,前进,行走。

自岐徂荆:从岐山(即楚国)往荆地(即荆州)。徂,往,去。

岂不怀归:难道不思念家乡吗?怀,思念。

念:思念。

我弟兄:我们的兄弟姊妹。弟兄,指兄弟姊妹。

民勿我思:百姓不思念我,勿,不要;思,思念。

我斯安只:我怎么能安心呢?斯,这样。

国已有后:国家已经有了后人。后,后代。

先君季子:先君指的是春秋时楚国的先主——楚文王的儿子,名熊绎。季子,他的谥号为“文”,所以后来人们也称他为“季文子”。

赏析:

这首诗是《诗经》中一首表现作者对故乡和亲人思念的抒情诗。《诗经·小雅·之荆》,原诗共有五章四十二句,这是第一、二章的内容。《毛诗序》:“《之荆》,思也。卫武公刺其始亡也。”王先谦集传:“《左传》哀公六年:‘郑人使子濯孺子来言曰:君如惠顾寡人,愿以敝邑次舍,朝夕之宾于弊邑寝门之外,君若不许,将不胜其愤心!’‘寡君闻命矣。’”据此诗内容可知,此诗所反映的是卫武公对卫国灭亡一事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