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兮与马,蹇吾行兮胡为乎在中野?
登彼兮崇丘,下茫茫兮九州,思君子兮不得与驾以游。
山有出云兮木亦有柯,我将归兮忧之如何?
登青丘,有怀而作。
【注释】
①驱车:驾车。兮,古汉语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胡为乎:干什么呢。中野:中间的田野。
②登彼:登上那高高的山丘。
③下:指从山上下来。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九州:古代对全国的称呼,这里泛指全国。
④思君子:思念君子(指志同道合的朋友)。不得与驾以游:“不得”是“不能”的意思,“以”是介词。“驾”,驾驭马。“以游”,即一同出游。
⑤出云:形容树木高大茂密。柯:树枝。
⑥我将归:我将要回家。忧之如何:又怎么忧愁呢。
⑦青丘:《列子·汤问》中记载,黄帝曾到青丘国去。青丘国的国君是个善于制琴的人,他弹琴的时候,能发出美妙的音韵,使野兽都听得入迷而忘记了吃食和走路。后因以“青丘”“青丘曲”等代称琴曲,或指青丘国。怀:怀念。
【译文】
驾车奔驰啊,为何在荒野上徘徊?
登上那高耸的山丘,放眼望去,辽阔无边啊,全国尽在眼底,思念君子,却无法与他共同畅游。
山上郁郁葱葱,树木高大茂密,我将要回家啊,又怎能不忧虑!
登上青丘,有感而发,创作此诗。
【赏析】
《登丘操》,这是一首写诗人登临丘阜,面对广袤大地,感慨时光流逝,抒发壮志未酬的抒情诗。《文选》注引郭璞曰:“登丘,言志也。”可见这首诗是诗人抒怀之作。
首章前两句,诗人用一个疑问句,表达了自己为什么要在荒野上徘徊的原因。“驱车兮与马,蹇吾行兮胡为乎在中野?”意思是说,驾车前行啊,为何在旷野中徘徊不进呢?这里的“与马”是指与马同行,“驱车兮”是指策马前行。这两句是说,为什么自己要像骏马一样奔驰而去,却在旷野中停滞不前呢?诗人通过“驱车”、“与马”等词语的运用,表现了自己的急切心情。
接下来两句,“登彼兮崇丘,下茫茫兮九州”,诗人登上了崇丘,向下望去,看到的是辽阔的大地。这两句是说自己登上了崇丘,看到了大地的广阔无垠,但心中却感到茫然无措。诗人通过这一景象描写,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感受。
接下来的两句,“思君子兮不得与驾以游”,诗人想起了君子,但却无法与他同游共乐。这里的“君子”指的是志同道合的朋友,诗人通过这一表达,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接着四句,“山有出云兮木亦有柯,我将归兮忧之如何?”诗人想象到了山上的出云和树的柯叶,不禁产生了归隐的念头。这里的“出云”指的是山上的云雾,形象地描绘了山的美丽景色。“木亦有柯”则是说树上的柯叶繁茂茂盛。诗人用这些景物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忧愁和不安。最后一句“我将归兮忧之如何?”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焦虑和担忧。
最后四句,“登青丘,有怀而作”,诗人登上了青丘,有了感慨便创作了这首诗。这里的青丘是一个地名,也是诗人创作的灵感来源之一。诗人通过这一创作过程,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开阔,语言简练有力,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