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纳山中品,都夷海外芬。
龙洲传旧采,燕室试初焚。
奁印灰萦字,炉呈玉缕文。
乍飘犹掩冉,将断更氤氲。
薄散春江雾,轻飞晓峡云。
销迟凭宿火,度远托微薰。
著物元无迹,游空忽有纹。
天丝垂袅袅,池浪动沄沄。
异馥来千和,祥霏却众荤。
岚光风卷碎,花气日蒸醺。
灯灺宵同歇,茶烟午共纷。
褰帷嫌放早,引匕记添勤。
梧影吟成见,鸠声梦觉闻。
方传媚寝法,灵著辟邪勋。
小阁清秋雨,低帘薄晚曛。
情惭韩掾染,恩记魏王分。
宴客留鹓侣,招仙降鹤群。
曾携朝罢袖,尚浥舞时裙。
囊称缝罗佩,篝宜覆锦熏。
画堂空捣桂,素壁漫涂芸。
本欲参童子,何须学令君。
忘言深坐处,端此谢尘氛。

【注释】

艾纳山:指昆仑山。都夷:昆仑山下的部族。海外芬:指昆仑山上的芬芳之气,这里指香气远播。龙洲:指昆仑山。旧采:指古代的香料采集。燕室:指燕国的宫室。试初焚:指初试香炉中的香料。奁(lián)印灰:指用香盒压住香末,使香气不散。萦字:指缭绕。炉呈玉缕文:指香炉上的花纹如玉缕一般。将断更氤氲:即将燃尽时仍然有香气。薄散春江雾:指香气像春天江面上的轻雾一样飘散。晓峡云:指早晨峡谷中飘来的云雾。销迟:指香气消散得慢。凭宿火:指借助余烬。度远托微薰:指香气可以传得很远,如同被微风托着。著物:附着在物体上。元无迹:本来没有痕迹。游空忽有纹:指香气在空中飘动,仿佛有了纹理。天丝垂袅袅:天上的香气像丝线一样垂下,袅袅地升向天空。池浪动沄沄:池水波纹动荡,香气也随着波纹起伏。异馥来千和:指香气来自不同的来源,有上千种香味。祥霏却众荤:香气能使众人感到吉祥。岚光风卷碎:指风吹过山林,使香气随风飘散。花气日蒸醺:指花香四溢,弥漫整个空间。灯灺宵同歇:夜晚灯光熄灭时,香气也一起消散了。宵同歇:同消,同时消失。茶烟午共纷:中午的时候,茶烟与香气一起弥漫开来。褰帷嫌放早:收起帷幕时嫌时间过早。引匕记添勤:端起餐具时,又觉得应该多添些菜饭以示勤快。梧影吟成见:指梧桐树的影子随着诗人吟诵的声音出现。鸠声梦觉闻:梦中听到黄鹂鸟的啼声。方传媚寝法:刚刚学会了妩媚睡觉的方法。灵著辟邪勋:神灵保佑消除了邪恶。小阁清秋雨:小小的阁楼里正在下着秋天的细雨。低帘薄晚曛(xūn):傍晚时,薄薄的帘幕透进黄昏的微光。情惭韩掾染:惭愧自己不能像韩休那样的才情。韩休:唐代著名画家和书法家,擅长绘画书法,曾得到皇帝的赏赐。魏王分:指魏文帝曹丕对汉献帝刘备表示的敬意,以表彰他的功德。宴客留鹓侣:邀请客人留下共同欢聚。招仙降鹤群:邀请仙人降下一群鹤。曾携朝罢袖,尚浥舞时裙:曾经手捧着朝服,袖子还沾满了舞蹈时的汗水。囊称缝罗佩:袋子里装有缝制好的罗衣佩饰。篝宜覆锦熏:用锦绣的罩子覆盖香料。画堂空捣桂:在画堂中点燃桂花香。素壁漫涂芸:墙壁上涂满白色的芸香草。本欲参童子:本想学习童子功。何须学令君:为什么还要向人学习呢?忘言深坐处:忘记了言语,静静地坐着的地方。端此谢尘氛:在这里感谢世间的尘埃。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宴会情景的诗。诗中写宴会的气氛及主人的情态、举止、动作等,渲染出一派欢乐气氛;而宴会的内容则通过主人的咏叹、宾客的酬答以及各种活动,具体生动地表现出来。全诗语言华美,音律和谐,形象鲜明,富有生活气息。

首联“艾纳山中品,都夷海外芬”,开篇点题,表明宴会地点是在昆仑山中,昆仑山下的部族所产香料香气远播海外,其芳香之气令人赞叹不已。

颔联“龙洲传旧采,燕室试初焚”,描绘宴会上所用的香料都是经过古时采摘,经燕国宫廷试用后才拿来使用的。这两句不仅写出了宴会所用香料的高贵,而且表现了主人对香料的珍爱之情。

颈联“奁印灰萦字,炉呈玉缕纹”,“奁”是古代妇女妆台的用具,用来盛放香料;“印”指的是用香盒压住香末,使香气不散。“炉呈玉缕纹”,形容香炉上的花纹如同玉石般美丽,香气如缕一般细腻柔长。这些细节描写充分展现了主人对宴会的用心良苦,使宴会氛围更加温馨和谐。

尾联“乍飘犹掩冉,将断更氤氲”,描述了宴会上香气的变化过程。一开始,香气刚刚飘散出来时还很浓郁;但随着时间的流逝,香气逐渐减弱直至消失殆尽。最后,诗人感叹道:“销迟凭宿火,度远托微薰。”这意味着宴会虽然结束,但香气依然存在,它会继续在空气中传播,让人回味无穷。

整首诗歌语言华丽,音律和谐,形象鲜明,富有生活气息。诗人通过对宴会的描绘,展现出一幅欢乐、温馨的画面,让人感受到宴会所带来的愉悦心情。同时,诗人还通过咏叹、酬答等活动的具体描写,进一步展示了宴会的热闹场面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