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世文明赑屃知,千年石鼓弄新姿。
苔风藓雨痕皆化,岩秀壑流势自宜。
三绝明兼摩诘画,五纹暗带少陵诗。
依稀洙泗尼山色,掩映皇畿焕羽仪。

诗句解析与赏析:

  1. 首句:“双碑绚彩” - 描述两座石碑色彩鲜艳,绚丽多彩。
  • 关键词:绚彩
  • 注释:绚指的是光彩夺目,彩则指颜色鲜明、美丽。这里用来形容石碑的颜色非常鲜艳,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 次句:“圣世文明赑屃知” - 形容石头碑上的图案或文字象征着一个文明盛世。
  • 关键词:圣世
  • 注释:圣世通常用来形容一个道德高尚、政治清明的时代,这里的“赑屃”是一种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常被用来象征帝王的权威和尊严。
  1. 第三句:“千年石鼓弄新姿” - 描述石鼓经过长时间的风化,依然保持着其原有的风貌。
  • 关键词:石鼓
  • 注释:石鼓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形状类似鼓,这里特指一种石制的鼓。
  • “弄新姿”表示虽然经历了千年的风化,但仍保持着一种新鲜的姿态或状态。
  1. 第四句:“苔风藓雨痕皆化” - 描绘石碑上的苔藓和藓类植物的痕迹都被时间磨灭了。
  • 关键词:苔风藓雨
  • 注释:这里的“苔”和“藓”都是对植物的称呼,而“风”、“雨”则是天气现象。
  • “皆化”意味着这些痕迹都在时间的推移下消失了。
  1. 第五句:“岩秀壑流势自宜” - 描述山岩的美丽景色,以及水流的自然趋势。
  • 关键词:岩秀
  • 注释:岩是指岩石,秀在这里有美丽的意思。
  • “壑流”指的是深沟中水流流动的情景。
  • “势自宜”表示这种景象非常合适,自然形成,无需人为修饰。
  1. 第六句:“三绝明兼摩诘画” - 提到石碑上的文字或绘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可以和唐代画家王维相比。
  • 关键词:三绝
  • 注释:这里的“三绝”可能指的是三种极致的艺术成就,具体含义需结合上下文理解。
  • “明兼摩诘”中的“摩诘”是指王维(王维),这里用来比喻碑文或画作的精湛技艺。
  1. 第七句:“五纹暗带少陵诗” - 指出石碑上的文字或雕刻含有杜甫的诗歌,显示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 关键词:五纹
  • 注释:这里所说的“五纹”可能指的是某种特定的图案或文字,但需要结合上下文进一步解释。
  • “暗带少陵诗”中的“少陵”是杜甫的号,这里的“暗带”可能是指隐含其中,没有明显展示出来,但仍然能感受到其存在。
  1. 第八句:“依稀洙泗尼山色,掩映皇畿焕羽仪。” - 描述石碑上的文字或图案与洙泗(即洙水和泗水,古代两条河流的名字)和尼山(可能是孔子的故乡)相似,同时展现了皇朝的威严与美好。
  • 关键词:洙泗尼山
  • 注释:洙泗是黄河的主要支流,尼山是孔子的故乡。
  • “掩映皇畿焕羽仪”中的“皇畿”指的是皇家的领土,“焕羽仪”则形容华丽壮观的景象。

综合赏析:这首诗通过对两处石碑(一为双碑绚彩,另一为三绝明兼摩诘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古代文明和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诗中不仅描述了石碑上的花纹、文字和雕刻,还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将石碑与古代的文化和自然景观联系起来,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诗词的独特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