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分明见玉客,醒来依旧各西东。
蓬莱水隔三千里,巫峡山迷十二重。
花月依稀犹似昨,梨云落莫竟成空。
不堪欹枕寻思处,肠断孤城一杵钟。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志梦进退韵
梦里分明见玉客,醒来依旧各西东。
蓬莱水隔三千里,巫峡山迷十二重。
花月依稀犹似昨,梨云落莫竟成空。
不堪欹枕寻思处,肠断孤城一杵钟。
译文:
梦中分明看到那位如玉般的佳人,醒来却各自东西分离。
蓬莱仙岛之水相隔三千里,巫峡高山让人迷失方向。
花与月的影子似乎还在昨天,梨花飘落却已经变成一片空寂。
难以安枕入睡思念她的地方,听着孤城的钟声感到肝肠寸断。
注释:
- 梦里分明见玉客 - 梦中清晰地看见了一位如玉般美好的女子。
- 醒来依旧各西东 - 醒来后发现彼此分开了,各自走向不同的方向。
- 蓬莱水隔三千里 - 蓬莱仙岛之水相隔了遥远的距离,大约三千里。
- 巫峡山迷十二重 - 巫峡的山脉错综复杂,让人迷失在重重山水之间。
- 花月依稀犹似昨 - 花与月的影子似乎还留在昨天,给人一种美好但虚幻的感觉。
- 梨云落莫竟成空 - 梨花飘落如同无根的浮云,最终也化为虚无。
- 不堪欹枕寻思处 - 无法忍受独自倚枕沉思的孤独感。
- 肠断孤城一杵钟 - 听着孤城中的钟声,感到肝肠寸断的悲痛。
赏析:
这首七绝以“梦”和“醒”为主题,通过梦境与现实之间的对比,描绘了主人公在分别后的孤独、失落和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玉客”、“蓬莱水”、“巫峡山”、“花月”、“梨云”等,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美丽的氛围,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结尾处的“孤城一杵钟”,更是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悲伤,使得全诗情感达到了高潮。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婉约派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