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祖祠堂带夕曛,碧苔年久暗碑文。
蓟门此日瞻遗像,起辇何人识故坟。
棹楔半存蒙古字,阴廊尚绘伯颜军。
可怜树老无花发,白昼鸮鸣到夜分。
谒元世祖庙
世祖祠堂带夕曛,碧苔年久暗碑文。
蓟门此日瞻遗像,起辇何人识故坟。
棹楔半存蒙古字,阴廊尚绘伯颜军。
可怜树老无花发,白昼鸮鸣到夜分。
【注释】
谒:拜访;世祖:即忽必烈;祠:庙宇;夕曛:夕阳余光;碧苔:绿色的苔藓;蓟门:古地名,今天津市一带;起辇:皇帝出行时所乘的车驾;棹楔:船桨上镶嵌的装饰品;阴廊:阴暗的走廊;伯颜:元朝名将;鸮(xiāo)呜:猫头鹰叫。
译文:
世祖的祠堂带着夕晖在微风中荡漾,绿苔覆盖的石碑上的铭文已模糊不清。
今日来到蓟门瞻仰世祖的遗像,不知起辇迎接的是哪位贤者?
船桨上镶嵌着蒙古文字的装饰品还残留一半,阴暗的走廊上仍然可以见到描绘伯颜军队的壁画。
令人惋惜的是树木已经衰老了,不再长出花朵来;白天的猫头鹰在夜晚开始叫唤。
赏析:
本诗是作者游览北京故宫时所作,表达了对元世祖忽必烈的怀念之情。首联描绘了世祖祠堂在夕阳下的景象,以及岁月沧桑、碑文模糊的情景。颔联则转向现实,感慨今日之游,无人能够辨认出世祖的遗像。颈联则是对历史遗迹的描写,虽然船只上还有蒙古文的痕迹,但走廊上的壁画却已经消失不见。尾联则以树老花落和夜晚的猫头鹰叫声作结,表达了岁月流逝、物是人非的伤感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变迁,也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与哀伤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