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日斗风行,计程百馀里。
水下舟自速,浪峻不能弭。
戒险屡停桡,循岸聊倚徙。
日斜气欲曛,来船势未已。
归心易动摇,野泊虑不韪。
奋桡复同行,汀曲何迤逦。
须臾天际昏,远灯照村涘。
遥望不得前,寒夜风益驶。
咫尺窅莫辨,暗石利如齿。
滩浮两覆舟,樯折帆已毁。
心恻不能援,冒险鉴前趾。
那见万安城,仿佛闻人语。
喧呼两相应,掷䌫遥得舣。
泊岸一长吁,履危不知止。

这是一首描绘航行险途的诗。下面是逐句的注释和赏析:

到万安
尽日斗风行,计程百馀里。
水上舟自速,浪峻不能弭。

注释:

  • 这首诗的第一句描述了诗人在海上航行了一整天,尽管风浪很大,但他仍然坚持前行。
  • 第二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距离的思考,他计算了航行的距离已经超过了一百里。
  • “水上舟自速”指的是船只在水上行驶的速度很快,“浪峻不能弭”表示海浪非常汹涌,无法平息。

译文:
我整日在海上与狂风斗争,已经航行了整整一天,距离目的地还有一百多里。

水下舟自速
水下舟自速,浪峻不能弭。

注释:

  • “水下舟自速”描述了船只在水下行驶的速度很快。
  • “浪峻不能弭”表示海浪非常汹涌,无法平息。

译文:
在水下,船只行驶得非常快,而海浪也非常汹涌,无法平息。

戒险屡停桡,循岸聊倚徙。
日斜气欲曛,来船势未已。

注释:

  • “戒险屡停桡”意味着在遇到危险时,诗人多次停下船桨以防万一。
  • “循岸聊倚徙”表示诗人依靠河岸休息。
  • “日斜气欲曛”描绘了夕阳西下,天色渐暗的景象。
  • “来船势未已”表示另一艘船还在不断靠近。

译文:
在遇到危险时,我多次停下船桨以防万一。随着太阳西沉,天色渐暗,另一艘船仍在不断靠近。

归心易动摇,野泊虑不韪。
奋桡复同行,汀曲何迤逦。
须臾天际昏,远灯照村涘。
遥望不得前,寒夜风益驶。
咫尺窅莫辨,暗石利如齿。
滩浮两覆舟,樯折帆已毁。
心恻不能援,冒险鉴前趾。
那见万安城,仿佛闻人语。
喧呼两相应,掷䌫遥得舣。
泊岸一长吁,履危不知止。

注释:

  • “归心易动摇”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和对未来的担忧。
  • “野泊虑不韪”表示在野外停留时,诗人担心自己的安全。
  • “奋桡复同行”描述了诗人再次鼓起勇气继续前进。
  • “汀曲何迤逦”描绘了曲折的江流景色。
  • “咫尺窅莫辨”表达了虽然很近但视线受阻,无法看清楚的情况。
  • “暗石利如齿”形容石头表面滑如牙齿,增加了行进的难度。
  • “滩浮两覆舟,樯折帆已毁”描述了船只和桅杆都受损的困境。
  • “心恻不能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助感。
  • “冒险鉴前趾”表示诗人决心面对困难,勇敢前行。
  • “那见万安城,仿佛闻人语”描绘了诗人希望看到家乡的情景,同时也听到了人们的交谈声。
  • “喧呼两相应,掷䌫遥得舣”描述了人们之间的相互呼喊和投掷绳索的动作。
  • “泊岸一长吁,履危不知止”表达了诗人在安全地停靠后,依然感到不安和担忧。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海上航行时的艰难经历和内心感受。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在海上与狂风斗争、面临危险时的行动和思考,以及最终安全靠岸的经历,展示了自己的勇气和坚韧。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担忧,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刻的情感和哲理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