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供笔砚侍君王,九死艰虞不敢忘。
痛哭衰麻终此老,追亡蹑屩忽如狂。
有山到处薇皆绿,无邑归来菊更黄。
琐尾一编聊自述,猿啼鸦啸断人肠。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阅琐尾日记”,诗人以记事为名,实则是借记事来抒发自己的感慨。“阅”字有浏览、翻阅的意味。从字面上讲,就是翻阅那些琐碎而枯燥的记录;从实际内容看,则是翻阅自己一生经历和感受的记录。“琐尾日记”即《杂记》,也就是作者所写诗文的合集。

“曾供笔砚侍君王”,此乃诗人早年入仕的经历。“曾供”句说明诗人在年轻时曾在朝廷中担任过官职,为皇帝起草诏令。“侍君王”三字,既点明诗人的出身,又暗示了其仕途的坎坷。

“九死艰虞不敢忘”,诗人回忆了当年为国事奔波劳碌,甚至不惜牺牲性命的壮烈情怀,表现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报效之心。

“痛哭衰麻终此老,追亡蹑屩忽如狂”,这里运用对比手法,将生死存亡置之于度外,表现出诗人豪放的胸襟。诗人虽然已经年迈,却仍然悲愤填膺地痛哭流涕,这是多么令人感动的情景!他追忆着过去,仿佛又回到了那个追逐亡者、奔跑于尘土之间的时候,那是多么激动人心的场面啊!

“有山到处薇皆绿”,这句是说,只要到了山里,那里到处都是茂盛的野草,一片绿色。这里的“薇”,指的就是野草。“有”,表示存在。

“无邑归来菊更黄”,这句的意思是说,当回到家乡的时候,那里已经是菊花盛开的季节了。“邑”,指的就是城市、乡村。“更”,更加、越发的意思。

“有山到处薇皆绿,无邑归来菊更黄”,诗人用这两个短句,表达了他对于自然、对于乡愁的热爱。“有山”一句,表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无邑”一句,则表现了诗人对于家乡的眷恋。

“琐尾一编聊自述”,这里说的是作者把自己一生的所见所闻都记录下来了,形成了这本《杂记》书稿。“琐尾”,指的是书稿。“聊”在这里是暂且、仅仅的意思。

“猿啼鸦啸断人肠”,诗人在写到这些时,不禁悲从中来,泪流满面。“猿啼鸦啸”是诗人听到自然界的声音之后的感受。

此诗表达了诗人晚年的感慨、壮志未酬的苦闷、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壮怀激烈的豪情壮志等复杂情感。

【答案】

阅琐尾日记

曾供笔砚侍君王,九死艰虞不敢忘。

痛哭衰麻终此老,追亡蹑屩忽如狂。

有山到处薇皆绿,无邑归来菊更黄。

琐尾一编聊自述,猿啼鸦啸断人肠。

译文:

曾经为君王供笔砚书写文书,即使九死也决不忘记。

痛哭衰老如同衰乱的麻布,终于活到老还在悲伤。

到处有山林草木长势葱茏,回乡后见到菊花开得更加鲜艳。

《杂记》只是我随手写的笔记,但其中也有值得深思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所作,反映了他晚年生活的寂寞凄凉,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