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邑西偏郡郭东,林塘卜筑遂高风。
松阴避雨周遭绿,花影涵波上下红。
虚榻扫留吟社客,短蓑著伴钓船翁。
闲居清趣人多有,看到君家自不同。
过当湖曹汝器所居
海邑西偏郡郭东,林塘卜筑遂高风。
松阴避雨周遭绿,花影涵波上下红。
虚榻扫留吟社客,短蓑著伴钓船翁。
闲居清趣人多有,看到君家自不同。
注释:
- 海邑西偏:指海州府城西边的地区。郡郭:古代行政区划的边界。东:方位词,指东方。2. 林塘:树林和水塘。卜筑:选择建房。遂:于是。3. 松阴:松树的浓荫下。避雨:躲避雨水。周遭:环绕着。绿:翠绿色。4. 花影:花朵的影子。涵波:映在水面上。上下红:指花朵的倒影。5. 虚榻:空荡荡的床榻。扫留:清理后留下。吟社客:吟诗作对的人。6. 短蓑:蓑衣,一种用草等物编制的雨衣或夏季用的轻便衣。著:穿。伴:陪伴。7. 闲居:悠闲地居住。清趣:清雅有趣的情趣。多人有:很多人喜欢。8. 看到:见到。君家:你家,此处指汝器。自不同:自然与众不同。赏析:这首诗是诗人拜访海州曹汝器时所作。诗人首先描绘了曹汝器的住处,海州位于东部边陲,而曹汝器却选择了东部边陲建房,这本身就是一种高风亮节的象征。接着,诗人详细描绘了这个住所的环境,松树浓荫遮天蔽日,四周都是绿色的景色,花朵的影子映在波面上,呈现出五彩斑斓的景象。然后,诗人转向了曹汝器的生活,他清理了床榻,留下了吟诗作对的人;他还穿着蓑衣,与钓鱼的老人相伴。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于曹汝器这种闲居生活的喜爱,认为他的清雅有趣是很多人喜欢的,但他却与众不同,这是他的独到之处。这首诗赞美了曹汝器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情趣,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羡慕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