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雄秋色与南山,决计鸿门一会间。
𨤍醁徒能浇虎士,干将那得犯龙颜。
雪飞双斗尊前失,天护单车灞上还。
明日咸阳风物改,有人衣绣忆乡关。

【注释】

鸿门宴:秦末刘邦和项羽的一次政治宴会,是历史上著名的“鸿门宴”。

𨤍醁:指酒。

虎士:勇猛的武士。

干将:春秋时期吴国名匠干将所铸宝剑名。

灞上:古地名,在今陕西西安市东。

衣绣:穿着锦绣衣服的人,这里借代为有功名的人。

【赏析】

《鸿门宴》是元好问的五言古诗之一,全诗以鸿门宴这一历史事件为题材,生动地描写了刘邦和项羽在鸿门宴上的紧张关系,以及宴会之后两人之间发生的矛盾,表达了作者对战乱时期的人民疾苦和社会现实的深切同情。

开头两句描绘了鸿门宴上两位英雄对峙的画面。“两雄秋色与南山”,用“秋色”来形容两位英雄的气势,“南山”则代表了他们所处的地位。“决计鸿门一会间”,暗示了鸿门宴上的决定性时刻,即刘邦和项羽之间的生死较量。这两句诗通过对环境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压抑的气氛。

诗人描述了宴会上的情景。“𨤍醁徒能浇虎士”,意指酒并不能消弭战场上的残酷,只能暂时麻痹人们的意志。“干将那得犯龙颜”,则是说即使是最锋利的干将剑也无法刺破龙王的威严。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宴会上的无奈和悲哀。

第三句“雪飞双斗尊前失”,形象地描绘了宴会上的混乱场面。雪花纷飞,酒杯交错碰撞,使得在场的人都无法自持。“天护单车灞上还”,则暗指刘邦的机智脱身。他巧妙地避开了项羽的锋芒,安全离开了宴会现场。这两句诗展现了宴会上的戏剧性转折,也体现了人物性格的鲜明对比。

最后两句“明日咸阳风物改,有人衣绣忆乡关”,则展望了未来的局势变化。虽然宴会结束了,但咸阳的风物已经发生了改变,有人开始思念家乡。这种怀旧之情,既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战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创伤。

这首诗通过对鸿门宴这一历史事件的描绘,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战争的残酷性。同时,它也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