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轩小构倚云林,植得猗兰惬赏心。
九畹馀馨留古佩,半帘残露袭寒襟。
梦回香气连书幌,坐久清辉入夜琴。
与子也知同臭味,何妨楚泽共行吟。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以兰花为题,通过对兰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析:
“蒲执玉先生植兰轩”:这里的“蒲执玉”可能是指古代文人蒲松龄,他以种兰而闻名,因此这里提到“植兰轩”,可能是在赞美蒲执玉对兰花的喜爱和栽培技艺。
“幽轩小构倚云林”:描述了一个幽静的小轩子,背靠着云端的林间,这样的环境非常适合兰花的生长。
“植得猗兰惬赏心”:表达了种植兰花后心情愉悦的感受。”猗兰”是形容兰花的样子,”惬赏心”则是说这种植物让人感到满意和快乐。
“九畹馀馨留古佩”:这句话中的“九畹”是一种古代的计量单位,相当于现在的一亩地。”馀馨”则是指香气四溢,”留古佩”则是指这种香气能够留在古老的玉佩上。这里的意象是通过兰花的香气来表达对古代文化的怀念和尊敬。
“半帘残露袭寒襟”:描写了兰花在半帘残露中生长的景象,这里的“袭寒襟”形容露水湿润了衣服,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梦回香气连书幌”:这句诗中的“梦回”可能是指梦境中的体验,”香气连书幌”则是说梦境中闻到了兰花的香气,与书屋的门帘相映成趣。
“坐久清辉入夜琴”:这句诗描绘了一个人静静地坐在书房里,享受着夜晚的宁静,兰花的香气与琴声交织在一起。
“与子也知同臭味”:这句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他们都有共同的品味和追求,就像兰花一样高雅。
“何妨楚泽共行吟”: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既然有共同的爱好,那么就应该一起吟诵诗歌,共享这份美好。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兰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通过细腻的语言,将兰花的香气、形状以及与古人的共鸣描绘得淋漓尽致,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