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既苦短,夏日孰云长。
流光逐逝波,崦嵫倏扶桑。
眷言堂上人,秋鬓双垂素。
志养期无违,岂在罗三釜。
盻彼反哺乌,哑哑鸣树颠。
微物尚有情,子职宁或愆。
亲寿逮期颐,载喜还载惧。
去日不可追,来日何由驻。
安得鲁阳戈,为我延夕晖。
誓将日为岁,庶以伸吾私。

【注释】:

冬日既苦短,夏日孰云长。 冬天的日头短得可怜,夏天的日头又似乎永远没有尽头。

流光逐逝波,崦嵫倏扶桑。 光阴如流水,转眼间已到崦嵫,太阳就快落山了。

眷言堂上人,秋鬓双垂素。 望着那白发苍苍的老长官。

志养期无违,岂在罗三釜。 只要尽心尽力地工作,哪用在乎那几口锅?

盻彼反哺乌,哑哑鸣树颠。 看着那归巢的乌鸦在树上叫唤。

微物尚有情,子职宁或愆。 即使是微小的事物,也有它的情意,你的职责岂能出错?

亲寿逮期颐,载喜还载惧。 父母长寿是天经地义,可是喜悦之余又感到担忧。

去日不可追,来日何由驻。 逝去的日子无法追回,来日又能停留吗?

安得鲁阳戈,为我延夕晖。 如果能有鲁阳挥戈,挡住夕阳不让它落下就好了。

誓将日为岁,庶以伸吾私。 我发誓要让日子成为一年,好让我可以多尽一些力。

【赏析】:

这是一首劝慰老人勤政爱民之作。全诗分上下两段,前八句写景抒情,表达自己对老长官的敬意和祝愿;后十句直抒胸臆,劝勉长官勤政爱民,为民作主。

首联“冬日既苦短,夏日孰云长”,起兴,写冬日之短和夏夜之长,暗喻人生之短暂与世事之无穷。

颔联“流光逐逝波,崦嵫倏扶桑”,承上启下,写光阴荏苒,岁月流逝。流光指飞逝的时间,逝波指江水奔流。崦嵫即崦嵫山,位于今甘肃张掖县西南,是传说中西王母停驻之所。古代以日出时为一日之始,所以称太阳为东、西二神。扶桑是神话中的大树,又名三足鸟树,相传此木生于昆仑之东极,故亦名东皇树,其枝干修长,叶青华赤实。这里以扶桑比喻时间的推移。

颈联“眷言堂上人,秋鬓双垂素”。作者深情地注视着年事已高的老长官。秋鬓,指秋天的头发,也指年老的人。双垂素,指白发披肩。这两句表达了对老长官的尊敬与关怀之情。

尾联“去日不可追,来日何由驻”,点明主旨,劝勉老长官要勤勉为政,珍惜时光。去日不可追,指时间一去不复返;来日何由驻,指时间不能停留。作者认为只有及时行乐,才能更好地为民服务。

末两句“安得鲁阳戈,为我延夕晖”是全诗的重点,也是作者的希望所在。鲁阳戈是传说中鲁阳公的武器,相传他手持此戈,能够使太阳停住不落。这里用鲁阳戈来象征自己的忠诚与毅力。希望长官能像鲁阳公一样,用自己的力量来阻挡时间的流逝,让岁月变得美好而短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