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客隐云林,幽溪绕石城。
时垂严濑钓,绝似渭川情。
月冷舷逾响,天高笛倍清。
沧浪如可濯,予亦解长缨。

【注释】石城:山名,在今陕西。钓隐:隐居。严濑:急流的深潭。渭川情:渭水之滨的情致。沧浪:指黄河。长缨:大绳。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逸于山林中的悠然自得的生活,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野客隐云林”,直接点出主题。“野客”二字,写出了诗人远离尘世、归隐山林的心态。“云林”二字,则表明了这种隐逸生活是在云端之上、林间之中进行的。这里的“云林”并非实指,而是诗人想象出来的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接着,“幽溪绕石城”一句,进一步描绘了这种境界的具体形态。“幽溪”一词,既形容了溪水的清澈、幽静,又暗示了诗人隐居之所的环境优美、宁静。“绕石城”三字,则形象地描绘了溪水流经山石的景象,给人以静谧之感。

颔联“时垂严濑钓,绝似渭川情”。这两句是说,在幽静的溪水中垂钓,其情景与渭水边的情感相类似。这里的“垂严濑钓”四字,既描述了垂钓的动作,也暗示了诗人在溪水中悠然自得的心情。而“时垂”“绝似”等词语,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心情与渭水边情感的相似性。

颈联“月冷舷逾响,天高笛倍清”。这两句是说,当夜幕降临,月光洒在身上时,诗人会听到船舷发出的响声;而当抬头仰望星空时,那悠扬的笛声似乎更加清晰。这两句诗通过写月夜垂钓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而“月冷”、“天高”等词语,则形象地描绘了这一场景的美妙与宁静。

尾联“沧浪如可濯,予亦解长缨”。这最后一句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诗人在这里以“沧浪”代指黄河,意指如果能够洗净世俗的尘埃、摆脱名利的束缚,那么他也将像诗人一样,能够像解下长缨一样轻松自在地生活。这里的关键词“沧浪”和“长缨”,都暗示着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对于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自然世界,让人们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同时,诗人还通过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使得诗歌更具艺术感染力和想象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