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忆故人情,兹焉发幽兴。
抱琴渡危桥,望入藤萝径。
溪雨倏已晴,云收千嶂净。
乔木生晚凉,松涛满清听。
之子不我逢,隔篱鸡犬静。

《题画》

久忆故人情,兹焉发幽兴。

抱琴渡危桥,望入藤萝径。

溪雨倏已晴,云收千嶂净。

乔木生晚凉,松涛满清听。

之子不我逢,隔篱鸡犬静。

注释:

  1. 久忆故人情 - 长久地怀念着旧时的朋友和情感。
  2. 兹焉发幽兴 - 现在在此找到了一种宁静和深沉的思绪或兴趣。
  3. 抱琴渡危桥 - 携带琴前往险峻的桥梁上,暗示了一种冒险或探险的心情。
  4. 望入藤萝径 - 目光穿越藤萝覆盖的小径。
  5. 溪雨倏已晴 - 突然间,溪水的雨停了,天气晴朗起来。
  6. 云收千嶂净 - 云彩消散了,远处的山峰清晰可见。
  7. 乔木生晚凉 - 在晚风中,高大的树木散发出凉爽的气息。
  8. 松涛满清听 - 松树的涛声充满了整个听觉空间。
  9. 之子不我逢 - 这个人我不经常遇到他/她。
  10. 隔篱鸡犬静 - 通过篱笆听到远处鸡和狗的声音,显得非常安静。

赏析:
这首诗以“题画”为名,显然是诗人对一幅画作的描写或者感慨。全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友情的怀念,以及在自然美景中得到心灵的宁静和启发。

首句“久忆故人情”,直接点明了诗的主题,是对过去友情的追忆。诗人通过对故人的记忆,引出了自己内心的幽深感受,这种情感是持久而深刻的。

“抱琴渡危桥”,描绘了诗人独自行动的场景,体现了一种冒险或探求的态度。这里的“危桥”可能象征着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而“抱琴”则显示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从容与优雅。

“望入藤萝径”与“溪雨倏已晴”两句,通过视觉与感觉的变化,构建了一种从阴霾到晴朗的转变。这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变化,也是诗人心境的一个象征,从忧郁到明朗。

最后两句,“乔木生晚凉”,描绘了傍晚时分大树带来的凉爽气息。而“松涛满清听”则进一步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让人仿佛能听到松林深处的涛声,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好。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具体景物的描述,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同时,诗中的意象也富有象征意义,如“危桥”、“藤萝径”等,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也让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