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暑气盛,炎云朝夕生。
居家苦蒸郁,况有千里行。
畴昔在家林,子时方秀发。
相去二十年,老我之华发。
子行固不遥,宰邑蕲阳间。
蕲民待新政,称治良独难。
乃祖旧龚黄,贤孙今卓鲁。
昭哉循吏传,视今犹视古。

【注释】

虞大令:指虞世南。广济:地名,在今湖北黄冈。

炎云朝夕生:炎暑的云气,早晚都出现。

况有千里行:何况还要远行千里去。

居家苦蒸郁:在家时天气闷热得令人难以忍受。

畴昔:昔日。

子行固不遥:你出行当然不遥远。

宰邑:为县令。蕲阳:今属湖北省。

贤孙今卓鲁:你的贤孙现在像卓鲁一样杰出。

昭哉:明白啊。循吏传:指历代循吏的传记。

视今犹视古:看今天就像看古代一样。

【赏析】

虞世南是初唐时期有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政治家。他的作品,风格典丽,文采飞扬,被当时人称为“金粟词林”。此诗是他送别友人虞大令之广济所作。

诗的开头两句写夏日炎热,云气蒸腾。这两句看似平淡,实际上饱含深意。因为作者在序中说:“六月暑气盛”,所以这里就点出了时间;又因为“炎云朝夕生”,所以又写出了天气酷热。这种写法,不但使读者仿佛看到一幅夏天田野的图画,而且使人感到一股逼人的热气,从而更加突出了诗人对这次送别的感情。

第三句“居家苦蒸郁”是全诗的主旨所在。它概括地说明这次送别的原因——友人要远行。“苦”,字下得好,说明这次离别不是偶然的,而是由不得已的原因引起的。

第四句“况有千里行”承上启下,说明友人要离开的时间很长,地点很远。这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朋友远道而行的关心,也流露出诗人自己对这次别离的惋惜之情。

下面四句都是写对友人远行的祝愿。前两句写友人这次出行没有什么困难,后两句则以赞颂的口吻,希望他能够像先辈们一样,做一个好官。“相去二十年”,表明时间之长;“老我之华发”则表示自己的年岁已高,白发满头,担心友人此行不能很快得到成功。这两句诗表面上好像是在说老朋友之间的私话,实际上是在向友人表示诚挚的关切与勉励。“宰邑”一句,用典,意思是担任一个地方长官。

最后两句是对虞大令的美好祝愿。诗人把虞世南比作历史上的名臣龚遂、黄宪、董仲舒等,并指出他的子孙也像他们一样贤能。这是对他寄予的期望。

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诗人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比拟、借代、对偶、排比等,使诗歌显得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