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劳我生,百岁何侵寻。
劳生非一端,逸我亦不任。
行行复何意,罔雨请息阴。
适燕而南辕,歧路伤人心。
夸父追日走,委杖为邓林。
杂诗二首 其二
天地劳我生,百岁何侵寻。
劳生非一端,逸我亦不任。
行行复何意,罔雨请息阴。
适燕而南辕,歧路伤人心。
夸父追日走,委杖为邓林。
注释解析:
- 天地劳我生:表达了人生的辛苦与无常,如同天地一样,人生充满了劳苦和不确定。
- 百岁何侵寻:表示人生短暂的感觉,百年的时间似乎转瞬即逝。
- 劳生非一端:指出生活的劳苦并非单一的原因,而是多方面的。
- 逸我亦不任:表明尽管追求安逸,但内心的负担和压力使得自己也不能真正放松。
- 行行复何意:表达行走间反复思考的意味,暗示了内心的挣扎和迷茫。
- 罔雨请息阴:用“罔”字表现了天气的变化无常,希望能找到遮蔽之处避暑。
- 适燕而南辕:描述了出行的目的地是南方,却选择了错误的路线,象征着行动上的失误和选择的错误。
- 歧路伤人心:在岔路口让人感到心伤,比喻决策时的困难和痛苦。
- 夸父追日走:讲述了夸父追日的故事,象征对目标的执着追求。
- 委杖为邓林:通过放弃杖杖,变为树木,比喻放弃了世俗的名利,寻求内心的平静。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旅途的感慨。诗人以天地为喻,强调人生无常和劳碌的主题,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世事多变的理解。通过对个人生活经历的回顾,诗人展现了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在描绘旅途中的艰难与困惑时,诗人透露出一种对自由和安宁的向往。最后,诗人以自然景象作为隐喻,表达了对现实逃避和心灵寄托的追求。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对传统价值的坚守以及对现代生活压力的思考,展示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与复杂的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