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序问寒暑,光景讵能同。
时哉观化人,蚤已明心胸。
行逢伯阳子,飘飖赞犹龙。
安期亦说项,浮海渺霞踪。
未许道黄石,且自归赤松。
于世有信屈,人智鲜如虫。
【解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诗的前四句写“四序问寒暑,光景讵能同”的时令之异、物候之殊,进而感叹时光易逝、年华如梭、光阴不再,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光阴不再的感慨之情。接着,诗人以“观化人”为题,抒发自己对人生的看法:要早看破红尘,看清世态炎凉,不要被外物迷惑,而要追求高洁的志向,不要沉溺于世俗之中(或“要认清社会现实,看清人情冷暖”。此题中的“道黄石”、“归赤松”是典故,黄石公是汉初隐士;赤松子传说是春秋时楚国贵族陆云,他辞官隐居,不慕名利,与神农同时,常在山中采药炼丹。此处应理解为“不要追求功名利禄”,不要沉湎于世俗生活)。
【答案】
译文:
一年四季变换着不同的季节,景物景色怎能相同?
观察自然的变化,了解世间人事,及早认清世事变迁,早早看破红尘
不要被尘世所迷惑,要追求高洁的志向,不要沉溺于世俗生活之中(或“要认清社会现实,看清人情冷暖”。
注释:①四序:一年四季。②讵(ju)能同:怎么能相同呢?③光景:景物景象。④时哉(cai):及时。⑤观化人:观察自然的变化。⑥蚤(zǎo):通“少”,早点。⑦明心胸:认清世事变迁。⑧飘(piāo)飖(yáo):随风飘荡的样子。⑨伯阳子:即太公吕尚,周初著名谋臣,曾佐武王灭商有功。⑩赞犹龙:犹龙,比喻有德才的人。⑪安期(jī):传说中的神仙名,相传为东汉末年道教创始人张道陵的弟子。⑫说项:指项羽,秦亡后自刎乌江而死。⑬黄石公:即汉初隐士黄石公,他曾对韩信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⑭归赤松:《列女传》载:赤松子,神农时雨师也,服八珠草木还返之术,入东明山,遇王乔送云母,已得仙道,后不知所在。⑮信屈:诚实守信。⑯虫:小昆虫。⑰于世有信屈:意思是说世上诚实守信的人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