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郁水远中流,屹立孤峰起鹭洲。
两岸烟村浮下界,几重云树隔危楼。
渔歌夜度清霄月,僧罄时闻碧汉秋。
白发归来吾亦老,好将卜筑借菟裘。
灵洲山
迢迢郁水远中流,屹立孤峰起鹭洲。
两岸烟村浮下界,几重云树隔危楼。
渔歌夜度清霄月,僧罄时闻碧汉秋。
白发归来吾亦老,好将卜筑借菟裘。
注释:
- 迢迢郁水远中流:形容郁水之远,水流之长。迢迢,遥远的样子。
- 屹立孤峰起鹭洲:形容山势高峻挺拔,如同鹭洲(一种鸟,形状像小洲)一般。
- 两岸烟村浮下界:形容两岸村庄如在烟雾之中,仿佛漂浮在水面以下。
- 几重云树隔危楼:形容山上的树木如同云朵一样层层叠叠,与高楼相对,形成一种险峻之感。
- 渔歌夜度清霄月:形容渔民在夜晚捕鱼时歌唱着穿过清澈的霄月,即指月光照亮的夜晚。
- 僧罄时闻碧汉秋:形容僧人的诵经声时而能听到碧空之下的秋天,意味着时间流逝,季节更替。
- 白发归来吾亦老:表达了诗人自己虽然年事已高,但依然保持年轻的心态和对生活的热爱。
- 好将卜筑借菟裘:意思是说,如果有机会,我愿意找一个地方建造住所,借用“菟裘”(古代一种用草编织的保暖衣物)来形容其温暖舒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美而宁静的自然风光图。首句“迢迢郁水远中流”开篇就以“迢迢”一词形容郁水的遥远,为全诗定下了宏大的背景。接着,“屹立孤峰起鹭洲”描绘了山峦的巍峨和鹭洲的宁静,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第二句中的“两岸烟村浮下界”形象地表现了山水间的村落仿佛漂浮在水面之上的美丽景象。第三、四句“渔歌夜度清霄月,僧罄时闻碧汉秋”则通过渔民的歌声和僧人的诵经声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生活画面,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场景。最后两句“白发归来吾亦老,好将卜筑借菟裘”则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坚定。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