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差雁柱架朱弦,绮席听弹忆往年。
汉苑风恬飞乳燕,巴山月落诉啼鹃。
芙蓉碧沼凉含露,杨柳芳堤暖飏烟。
却笑江州老司马,琵琶一曲已潸然。
【注释】
锦瑟:琴名。参差:参差不齐,指琴弦。雁柱:琴的徽柱。绮席听弹忆往年:当年在华丽的筵席上听琵琶演奏。汉苑:汉宫园林。飞乳燕:燕子在空中飞翔。巴山月落诉啼鹃:巴山的月亮落下时杜鹃鸟鸣叫。芙蓉碧沼凉含露,杨柳芳堤暖飏烟:荷花池塘里水气凝结成露珠,垂杨依依,柳絮轻扬。江州老司马:指白居易晚年任江州司马。
【赏析】
《锦瑟》,乐府相和歌平调曲名,属双执拍七解。此诗以锦瑟为题,抒发对往昔美好生活追怀及人生迟暮的感慨。全诗以“锦瑟”为中心意象,通过对锦瑟的描摹、感叹来寄托诗人的情感。
首句写锦瑟的外观。“锦瑟”,古乐器。用“参差”两字,形容瑟上排列的弦线,有错杂之美,也暗示诗人内心情感的纷纠复杂。第二句点明时间,回忆当年在华丽的筵席上听琵琶演奏的情景。“绮席”,华美之席,指筵席;“忆往年”,回忆往事,指聆听琵琶演奏的情景。
第三四句是写景,描写眼前所见之景。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飞乳燕”指燕子在空中飞翔,“诉啼鹃”则指杜鹃鸟鸣叫声凄切悲苦。“飞乳燕”与前文所说的“汉苑风恬”相应,都表现出一种宁静安详的气氛。而“啼鹃”,则与下文所写的春光明媚形成鲜明对比,更突出了诗人心中的孤独感。
第五六句是写物与人。前句“芙蓉碧沼”写荷花池,“含露”写水面上凝聚着水珠。后一句“杨柳芳堤”写垂杨依依,柳絮轻扬。这两句既写出了景物的特点,又通过景物的变化表现了诗人心境的变化。诗人面对眼前的美景,思绪万千,心中涌起了一股无法遏制的悲伤之情,因此发出了“已潸然”的叹息。
最后一句直接抒情。“却笑”表示反语,意思是诗人在欣赏眼前美景的同时,心中不免有些伤感。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沉湎于过去,而是继续向前走去。这里的“江州老司马”,指的是诗人自己的遭遇。
【译文】
锦瑟啊!琴弦上交错的线条就像参差的雁柱,弹奏时发出美妙的音响。
当年我曾在华丽的宴席上听人弹过那美丽的琵琶乐曲,回忆起往日美好的时光。
汉宫内花园中,悠闲自得的飞乳燕儿,在天空中欢快地飞翔。
巴山上的月亮渐渐落下,杜鹃鸟的悲鸣声在夜空中回荡。
那片荷花池塘边散发着清凉的气息,水汽蒸腾凝结在荷叶上;岸边的柳树上飘散出淡淡的烟雾。
可我不禁要笑那些曾经在京城长安做官的老文人,他们只会弹唱那首让人伤心欲绝的《琵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