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剑年来寄洛阳,几回吟赋不成章。
花前谁共金樽酒,月下空怀画省郎。
欹枕客窗频有梦,鸣珂禁署忆含香。
黄鹂最是多情鸟,时哢春声在绿杨。
解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下面是对每一句的具体分析:
第1句
- 寄司勋卢员外: 这里的“司勋”是唐朝官职,负责记录文书和财务,“卢员外”则指卢氏(可能是作者的亲戚或朋友)。这句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友人的问候和思念。
- 书剑年来寄洛阳: 这里提到“书剑”,指的是携带的书籍和武器,通常代表文官的身份或学者的身份。而“寄洛阳”表明了作者是从洛阳这个文化中心向远方的亲友传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第2句
- 几回吟赋不成章: 描述了作者反复尝试着写诗但总是无法完成,反映出一种挫败感和无奈。
- 吟赋不成章: 即指诗歌创作未能达到预期的完整与完美,这反映了诗人对自己作品的不满意。
第3句
- 花前谁共金樽酒: 这句话描绘了一种在美好景致中,却无人分享欢乐的场景。
- 花前: 指花盛开的地方,通常是赏花的地点。
- 金樽: 指盛酒的容器,常在古代诗文中用来象征宴饮。
- 谁共: 表示没有人陪伴。
- 月下空怀画省郎: “画省”是指宫廷内的绘画部门,也象征着权力和艺术。此处表达了诗人在月光下独自怀念那些曾经共事或交流过的朝廷官员。
第4句
- 欹枕客窗频有梦: 描述了诗人因为夜不能寐而频繁做关于客人或往事的梦。
- 欹枕: 即斜靠着枕头睡觉。
- 客窗: 指远离家乡、身处异地的旅人的房间。
- 频有梦: 表示经常梦见。
第5句
- 鸣珂禁署忆含香: 这里的“鸣珂”指佩带的玉饰发出的声响,常用来形容地位高或者有权势的人。“禁署”是皇宫内重要的官府。这句表达了作者在宫廷中回忆起过去的友情,同时也带有一丝对过去辉煌时刻的怀旧。
- 含香: 形容女性香气迷人。
第6句
- 黄鹂最是多情鸟: 黄鹂是一种常被赋予深情的象征性鸟类,此处强调其情感丰富和忠诚。
- 时哢春声在绿杨: “时哢”即不时地发出清脆的叫声,这里指黄鹂的鸣叫。“春声”指春天的风声,暗示季节变换。“绿杨”是杨柳,常用来比喻春天的景象,也是诗人常常描绘的对象。
赏析
这首诗通过杜甫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观察,将个人的情感体验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诗人通过对比自己孤独的生活和友人相聚的快乐,以及自己在宫廷中的寂寞生活,展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及对自然美景的感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反映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